第50章 总有奸人想害朕(6)(求收藏作者专栏鸭~...)

德顺还记得柳思的事呢, 毕竟是之前皇上特意接进宫的姑娘。柳思出嫁、回门,德顺都特意关注了下,挑了个空跟陶睿说了。

这个柳思的嫁妆十分丰厚, 单是皇上就赐了五品官之女能拥有的最多的嫁妆,她又借着这股东风将生母的嫁妆从继母手中要了过去,再加上柳家本来给她的嫁妆, 以及柳父还升到了四品官, 她明面上的嫁妆直接增添到了史上四品官之女最多的嫁妆。

另外她私下里还藏了不少压箱银票,算是很富贵的新嫁娘了。

只不过杨家因为圣旨的事被人笑话许久,对柳思就很不满意。但这不满意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表面客客气气,实则冷冷淡淡, 能不见她就不见她。不过她送了婆家人很多礼物,正在努力争得他们的喜欢。

陶睿听他说完, 吃了两粒丹药, 随意地道:“杨少夫人的事, 日后不必打探, 也不必理会。之前给她荣光的时候, 就已经斩断联系了。”

德顺看他心情不错, 凑趣儿地开了个玩笑,“皇上您的恩赐,恐怕柳姑娘并不喜欢呢。”

陶睿笑得很无赖,“她不是想让朕给她撑腰吗?朕撑了啊。若她拿着财物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谁都不敢欺负她。不过朕又不是她的下人,她想要这样又想要那样, 太贪心了可不行,朕只给这些。”

“皇上圣明。”德顺小小地拍了个马屁。他觉着柳思看着还挺聪明的, 但就是太聪明了,反而不会满足。柳思日后八成是不会像皇上说的那般舒服度日,反而会削尖了脑袋往上爬吧。

陶睿忽然想起,当初下圣旨时是以儿时玩伴的名义,便说:“你去查一下朕儿时还有哪些玩伴、伴读,全都赏赐一遍,比着杨少夫人的例子来就成。”

“是。”德顺应了声,连忙吩咐人办事去了。

他觉得皇上做事越发滴水不漏了。他也看不懂皇上为何给柳思下那样的旨意,不过他不敢妄加揣测,虽然他伺候皇上好几年了,但显然皇上还有暗中的势力,而他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神秘莫测的皇上,他自然要小心伺候,更加谨言慎行才对。

连海福安也和德顺是同样的想法,海福安甚至特意去查了,根本查不出陶睿是如何让那些药物下到江嫔等人身上的,一点痕迹也没有。

他自然想不到什么伤害反弹,只会觉得陶睿神秘莫测,比他想象的还有厉害得多。这样的主子是他愿意臣服的,他再来找陶睿禀报事情,态度就愈发恭敬了。

陶睿先前命海福安清查宫内所有钉子,这是个大工程,不过这么些天了,海福安也查得差不多了。

他给陶睿列了两个单子,一份人数少的是各位主子身边的心腹,应当留下,毕竟哪个主子能不用心腹?还有几个地方不太重要的位置,也可以留着传递假消息给别人。另一份人数很多的名单,便是有各位主子安插的钉子,也有大臣的眼线。

陶睿看过之后,说:“将朕身边所有钉子清得一干二净,朕不需要给人传假消息。还有端淳妃,让她的身边干干净净的。那些妃嫔的心腹留下,剩余的全都放出宫。正好皇祖母已经离世七七四十九日,就当为她老人家祈福,放出去一批宫人。对了,如果宫里人手足够,将差不多到年纪的也放出去吧。宫里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乱。”

海福安本想说将来填充后宫还是需要很多人伺候的,但一想,陶睿都发话要守孝三年了,那至少三年内不会进新人,等三年后再小选就行了。

于是海福安应下来就要去办差。

陶睿叫住他,起身背着手绕着他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打量他。

海福安垂着头问:“皇上,可是奴才有何不妥?”

陶睿走到他面前站定,定定地看着他,“海福安,朕能信任你吗?”

海福安利落地行了一礼,声音响亮,“奴才誓死效忠皇上!”

“很好,那朕就将内务府交给你来管,朕要这后宫清清静静的,有什么风吹草动,朕都要知道。朕不希望有些事发生了,再去查来龙去脉。做得到吗?”

“奴才做得到!”

“嗯,去吧,别让朕失望。”

“是!”

海福安有些激动地退出御书房,他如今不用藏在暗处了,反而得了个重要差事,比跟在太皇太后身边还有前途。不管怎么样,皇上这般信任他,他当然要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海福安掌管内务府,摄政王等人都有几分惊讶。在他们看来,陶睿这个皇帝和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关系应当很不好,毕竟涉及皇权,哪有什么祖孙亲情?

海福安是太皇太后的心腹,陶睿居然重用,这是什么道理?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海福安就干了一件大事,将他们安插在宫里的钉子几乎全清了。就算有几个漏网之鱼,也全在没什么用的位置,全成了废棋。

这样他们不但无法第一时间知道皇上的情况,更无法和自家姑娘联系了啊。尤其是摄政王家的江嫔,刚刚被贬了位份,禁足罚抄经。摄政王如今两眼一抹黑,想知道女儿受没受委屈都不行了,可偏偏无法阻拦,陶睿要祈福放一批宫人,谁管得着?

他们只能抓着海福安,说太监不能掌管内务府,还被陶睿以海福安最了解皇宫为由给否了。陶睿冷眼旁观,反对最多的是依靠陈家的大臣,便叫海福安去查内务府的账。

之前内务府大臣是陈家主的嫡次子,蹦Q这么欢,怕是没少捞油水,不甘心让位吧?要是真查出来,正好让陈家出出血,省得没事闲的乱跳。

陶睿快刀斩乱麻地将后宫压到了一个平稳的状态,那些嫔和美人,有的想邀宠,有的胆子小不敢出门,但陶睿压根不见她们,外出都会有一队太监先行开路,令其他人避开。她们就连偶遇都没机会,自然只能消停。

至于太后、江嫔和陈嫔,再憋气也开始低调了。这样就好,陶睿要做皇帝面对的问题很多,实在不想后院起火,懒得管她们那些争争斗斗的事,干脆都老实待着。

这宫里一下子少了那么多人,管理起来还方便了很多。

程倩倩接手凤印掌管后宫,海福安身为内务府总管又是太监,还很方便去找她禀报事情,帮了她很大的忙。她也在渐渐学着怎么管理好后宫,幸亏从前就有章程,她只要依照那一套执行,偶尔再做修改就行。

不过看账本的时候真的看得她头疼死了,古代记账都是满满的文字,又没有标点符号,黑鸦鸦的一页纸要看半天。程倩倩为了计算,还常常要在白纸上换成阿拉伯数字算加减乘除。

在有一次又看到账本的时候,她干脆大着胆子和身边的董嬷嬷提了提,“你说,本宫要是把这记账的法子改一改,皇上会不会觉得本宫多事?”

董嬷嬷低头道:“那要看娘娘改了之后,会不会给皇上添麻烦。依奴婢看,皇上很反感后宫有麻烦发生,但若是改得好,说不定还能得皇上夸赞呢。”

程倩倩看着账本,嘀咕道:“那本宫先自己试试,看着好再说。”

她叫人拿了几张白纸过来,照着账本开始誊抄,抄写的时候将所有汉语数字都写成了阿拉伯数字,上下对齐,将收益支出的原因也都加了标点符号,整体画成了横着的表格。

抄完一页时,这一页的总收益、总支出和剩余数目都写在一行,账目清楚明了,看着就比原先干净不少。

董嬷嬷在旁边瞧着,心中惊讶,忽然有些理解皇上为什么看重端淳妃,原来端淳妃还真有几分本事。她笑着说道:“娘娘当真聪慧,竟想出这么简便的记账法。”

程倩倩脸一红,忙说:“不是本宫想的,本宫也不记得何时看过这样的记账法了,觉得很好,就记下了。”

董嬷嬷识趣地说道:“那定是娘娘有福气,别人怎么没看到这记账法呢?”

有福气这个说法,程倩倩还是有一点相信的。她死了之后穿越过来,不但多活一次还得到了空间灵泉,顺顺利利地生活,可不就是有福气吗?那么如果她能做些什么来把这里变得好一点,她也很愿意做。

程倩倩问了好几个人,听他们都说这记账法通俗易懂,一学就会,高兴地笑起来,立即喊人来更衣,要去找陶睿说去。

董嬷嬷急忙拦住她,说道:“娘娘,您就这么空手去是不是不大好?”

“本宫没空手啊,这不是拿着记账法呢吗?”程倩倩说完忽然反应过来了,好笑道,“你是说让本宫拿个汤什么的?”

“正是。皇上亲政还不足两个月,听闻每日都很是忙碌,宣李太医和玄济道长的次数都翻倍了。娘娘若是过去,不如关心关心皇上?熬个汤。”

程倩倩的注意力却不在汤上,而是吃惊道:“皇上这么宠信玄济道长的吗?就是吃了很多丹药?那个李太医是什么人?确定可靠吗?他是太医居然都治不好皇上,还要皇上吃丹药?”

董嬷嬷忙看了看外头,小声道:“娘娘您可别说这些,皇上宠信谁,吃不吃丹药,哪是我等管得了的?您在后宫尚未站稳脚跟,到皇上面前可莫要提这些事。”

董嬷嬷也是操碎了心,她看出来程倩倩心思很单纯了,一点坏心眼儿和野心都没有。但是皇上的圣宠能靠得住吗?虽说是皇上派她来的,但皇上也说了,她只需忠心于程倩倩,她自然要为程倩倩打算。

程倩倩也知道皇帝是最不喜欢别人忠言逆耳的,点点头保证决不会说。可是目前她过得舒服全是靠陶睿啊,如果陶睿出了什么事,那一朝天子一朝臣,她和她的家族八成都会凉凉。

程倩倩等着小厨房熬汤的时候,心里就做了决定。她不能让陶睿的身体出事,至少在陶睿没对她不利之前,陶睿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靠山。

程倩倩想得相当明白,所以她就亲自下厨了。为了保证灵泉水不会外流,她还特意等到进了御书房,给陶睿盛汤的时候才用袖子遮掩着,快速往汤里面加了些灵泉水。

系统兴奋道:【睿哥,是灵泉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灵泉水呢!】

陶睿在修真界不但见过灵泉水,还见过灵髓,倒是一点没激动,只是说道:【成长是痛苦的,还是让倩倩当一个傻白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