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恶鬼?人心?

寡人无疾 祈祷君 16940 字 2个月前

这代国的民间招魂,是要一个失魂者的血亲在外面呼唤失魂者的名字。

血亲是童子,便身穿红肚兜,手拿小竹箩,边走边撒米,一路撒到失魂者的床边去;血亲是老人,便用失魂者的衣服绑在扫帚上,边走边扫,一路扫到失魂者的身边。

这事要放在民间,家里孩子丢了魂儿,一定是父母或祖父祖母去招魂的,可这事儿摊到皇家,谁敢跟皇帝说“嘿,您扛个扫帚出去扫扫,您儿子也许就醒了?”

谁说了,恐怕谁就会先丢魂儿!

于是乎,李明东根本想都不想皇帝替刘恒招魂这事,而是用了第二种,让家中血亲的兄弟去招魂。

选中刘凌的原因也很简单,李明东根本不敢派人去问二皇子“您还是不是童子身呐”。

只是,即使是大户人家,家中男孩十四五岁已经偷偷摸摸知晓人事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李明东不知道皇宫里情况如何,不过人总是越不了解越喜欢猜测,李明东想着宫里的孩子说不定比外面大户人家的孩子知晓人事的还早些,就跳过了二皇子,直接找上才十二三岁的三皇子了。

当然,三皇子在三位皇子中看起来最好说话也是一个原因。二皇子脾气冷傲是出了名的,叫他穿红肚兜,说不定会被踹死。

那边送太医来的官员一听到说是找三皇子,心里也松了口气,领着李明东就直入东宫,找上了刘凌。

刘凌心里是一点都不相信这样能招到哥哥的魂魄的。见鬼!要是他大哥的魂魄看到他穿着红肚兜在外面跑,恐怕吓都吓跑了,哪里还会跟着他的身影回去!

但这位太医口口声声是父皇的命令,而且父皇身边的随员们也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刘凌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脱下自己的衣衫,裹上了那个明显是小娃娃才穿的红肚兜。

这一穿上,顿时人人面色古怪,就连李明东自己心中也升起了不安。

虽说招魂是为了三皇子的兄弟,但让人这样在宫里跑,日后肯定会留下笑柄,这三皇子,以后不会恨上他吧?

刘凌抿着唇一言不发,不用照镜子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子很可笑。小时候为了“招弟”一年穿着红衣的记忆又浮现了出来,让抄起手边的外袍就把自己裹了起来。

“殿下,您还得……”

“不是要去蓬莱殿里招魂吗?难道你们要我一路就穿着这个过去?”

刘凌的眼睛里射出冷厉的光芒。

“等到了蓬莱殿外面,我会去掉外衣的!”

在殿中宫人的印象里,刘凌一直是温和而勤勉的,如今见到老实人发火,自有一番威严,其他人竟不敢再张口,只陪着刘凌向蓬莱殿而去。

出了东宫,刘凌正好遇上被护送着回来的二哥,双方见到对方的模样,俱是一惊。

“你是怎么回事?怎么衣衫凌乱?”刘祁板下脸,看了看刘凌身后护送的宫人,发现有几个竟是紫宸殿的,更是吃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哥,魏坤已经先回来了,我让你殿里的人给你温着粥,你回去喝一碗快休息去吧……”刘凌见着刘祁下唇稀烂双眼通红也是吓了一大跳,“我这不是什么大事!”

“两位殿下真是兄弟情深,不过大殿下还在等着,请三殿下快点……”

紫宸殿里的宫人有些不耐烦,急着回去覆命。

“什么大殿下?大哥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三弟?三弟?说清楚再……”

刘祁看着刘凌被紫宸殿的诸人裹挟着而去,忍不住追上两步,直到刘凌对他笑着摇了摇手,示意他没什么事,才略微松了松眉头,停下了脚步。

罢了,东宫里肯定有人知道,回去问问!

刘凌被紫宸殿的人推搡着一路前往蓬莱殿,待进了安置刘恒的寝殿,看见屋子里黑压压一排太医,饶是刘凌再怎么冷静,也不由得僵了一僵。

看到刘凌真被李明东给弄来招魂了,后面的宫人手上还拿着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屋子里太医们或多或少都露出了嘲讽或不屑的表情。

孟太医更是忍俊不禁地看着刘凌被催促着脱掉了上衣,露出连两/点都遮不住的大号红肚兜来。

“真是有辱斯文!”

一个太医叹息着扭过头。

“三殿下又不是黄口小儿,他身量比大殿下还健硕一点,穿上这个……哎!”另一名太医跺了跺脚。

蓬莱殿里许多宫人都忍不住开始窃笑起来,一时间,寝殿内竟有了难得的轻松气氛。

“殿下,您拿着这个……”李明东把米箩塞入刘凌手中,“里面是驱邪的糯米,从这里出发,您一路走,一路撒,边撒边呼唤大殿下的名字,直到大殿下出事的地方,多绕上几圈,再如此这般回来……”

他拿出一张写有刘恒名字的纸,将做药丸的蜡衣烤化,以此将纸粘在刘凌的红肚兜上,继续说道:“等回到大殿下身边时,您将这纸烧了,便算是招魂成功了!”

刘凌深吸了一口气,他得死命的忍住,才能让自己不对这整出一堆明堂的年轻太医动手。

“就这样吗?这样就行了?”

刘凌本着早死早超生的想法,看了看手上的米箩。

“那我去了!劳烦来个人引路!”

趁早撒完,还能少让些人看见!

“没有,殿下,这一米箩里的米是撒不到那么远的,您得带上这米袋,如果米撒完了,再倒入箩中。”李明东絮絮叨叨的把米袋递给跟着刘凌的宫人,“这么多米啊,可见民间要招魂也要下很大的本钱,这么多米,够一家人嚼用一阵子的了……”

那你就不要拿出来浪费啊!

刘凌眉头跳了跳,难以忍受的扭头出门。

“殿下,要喊:‘刘恒,魂归来兮’!”

刘凌闻言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一个跟头。

如今已经是八月底,所谓“九月授衣”,刘凌上身只穿着一件可笑的、遮盖不住身子的红肚兜,被风一吹,身上顿时激起一身鸡皮疙瘩,由于寒冷,他的肌肉无法控制地紧绷了起来,展现出锻炼后才能出现的结实线条,衬上那条童子才穿的肚兜,说不出的不协调。

蓬莱殿是后宫,是袁贵妃居住的地方,宫内伺候的皆是宫女和宦官,见到刘凌这半大的少年穿成这样一边撒着米一边呼着魂,原本只有三两个宫人看热闹的宫道两旁,不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偶遇”的宫人。

这些女人们一边满脸通红眼睛发光地对着刘凌张望,一边自以为不引人注意的和身边的同伴对着刘凌指指点点,间或发出几声窃笑,直让人毛骨悚然。

这种事摊在刘凌身上,起先是愤怒,而后是羞腼,再后来就是麻木了。

现在,麻木的刘凌正手抓着糯米,沿途撒着,满脸木然地喊着:“刘恒,吾兄,魂归来兮!”

“刘恒,吾兄,魂归来……”

“大家仔细看,这就是代国一代宠妃袁爱娘所居住的蓬莱殿,这位妃子即使在历朝历代也不多见,本身大皇帝八岁,又是贫贱出身,却数十年,年……那是什么!”

姚霁介绍到一半的话突然卡住,整个人僵硬着站在抄手游廊之下。

什么情况?

放大版健硕款的哪吒?

古代的cosplay?

那不是该拿火尖枪吗?拿什么箩筐啊?

同样僵住的,还有正捏着米的刘凌。

“哈哈哈哈哈!大家快来看,这里有一个不穿衣服的男人!”

“哈哈哈,你别瞎说,这不还穿着一块布嘛,哈哈哈,这是什么鬼!”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笑的弯下了腰去,另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是笑的靠着身边的同伴,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刘凌的方向。

“殿下,您还没喊……”

一旁跟着的李明东连忙催促。

刘凌呕血三升的心都有了,手中捏着的米像是泄愤一般掷于地上,含糊不清地开口继续喊着:

“刘恒,吾兄,魂归来兮!”

“喂喂喂,你看他胸前这是什么?贴僵尸的符吗?”马尾女孩凑到刘凌身前,低下头研究着他胸前的字符,慢慢念出声来:

“刘恒?刘恒?”

她指着面前的刘凌,“他叫刘恒?”

“不,他是刘凌。”

姚霁很正经地回答。

提到刘凌,队伍里不少女人都露出了“哦”的表情,看向刘凌的眼神也变得有些炙热。

来之前他们都知道是去代国,很多都做了功课,包括这座宫殿里有什么值得看的景色、有什么人比较出名。

“这就是代昭帝刘凌?史记上‘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的刘凌?这不还是个孩子吗?”

一个明显是学者的斯文男人看着他混乱的打扮,摇了摇头。

“哪里‘矜严’了,简直胡闹!”

“长得挺帅的啊!多帅气的小正太啊!”马尾女孩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就凭这个,值来一趟了!”

她露出垂涎的表情摸了摸刘凌胳膊上的线条,却发现自己的手掌从他的肩膀上穿了过去,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你们有没有发现他突然脸红了?!”

“好像不止是脸红,脖子也红了!夭寿哦,这么冷的天,让个孩子只穿一小块布!”

“这不是布,这是肚兜,上面绣着老虎,因为传说中虎吃五毒,这是给小孩子穿的典型图案。”

斯文男卖弄着学问。

“李太医……我觉得有些冷。”

刘凌被一群人围观着指指戳戳,面前的瑶姬更是饶有兴味地围着他不停绕着圈子,他更是想找个洞钻下去。

“殿下,不行您走快点,走快点就不冷了!”

李明东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前方。

“那莲湖还在前面,大殿下出事的地方在那儿,得绕过那里回来!”

“他们在说什么?”

“什么出事的地方?”

姚霁看着刘凌这一身,再听到他说什么“魂归来兮”,就已经有了些猜测,只是还做不得准。

她刚刚结束休假没多久,之前写的那篇《关于冷宫女人们对代昭帝继位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一文也得到了学术内广泛的好评,心情正是最好的时候,见到从小看到大的刘凌被弄的犹如小丑一般,也不免有些同情,帮着他说起了话。

“大家来的正巧,你们可能见到的是源自上古巫楚文化的一场法事……”姚霁拍了拍掌,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这是民间广泛采用的一种招魂方法,一般由兄弟姐妹担任巫者。”

“什么招魂?”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摇了摇头。

“真是愚昧!”

“您不能把他们和我们的时代比。”姚霁看着刘凌被几个宫人催促着不得不继续撒米前进,招招手,示意其他人跟上。

“在这个医疗技术不发达、对人体和自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的时代,人们对上天和神明有着深深的敬畏,各种祭祀活动也因此而生。刘凌是这个帝国身份显赫的三皇子,即使从小并不受宠,他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不会随便给别人招魂。这场法事,在宫中应该是看不到的,所以我才觉得我们很幸运……”

听到瑶姬在解释的话,刘凌羞惭恼怒的情绪终于平复了不少。

是啊,神仙觉得这件事可笑,是因为在神仙看来,凡人实在是太过弱小,只能用这种手段来达到心中的目的,可在凡人看来,这却是最后的希望。

父皇是不是也想着大哥能好,才同意了这种胡闹之举?

“这么说,被祭祀的对象地位很高了?”斯文男四处看了看,终于发现了不对,“你们看到没有,各处都挂着白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