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课?”监视器后面的工作人员对许沐的这个决定都感觉到有些意外。
“我记得许沐好像不会唱歌吧?”
“唱过,当时唱了半首《化身孤岛的鲸》,我还认真听了呢,嗓子真不错,但是音准不行。”
“这是写剧本写出自信来了,要当创作型艺人了。”
“盯紧。”
不过,让工作人员失望的是,许沐好像只是把这话随便说说一样。
中午下课之后,他就拉着刘俊一溜烟到了食堂,然后打包了一份饭菜。
俩人回宿舍吃去了。
一到宿舍刘俊就问道:“沐哥,咱们下午干什么去?你要去参加词曲课吗?”
许沐摇摇头:“先不去,我们先把专业课的6分拿上。”
“好。”
于是,这天下午,许沐和刘俊就干了三件事。
溜达,背书,互相提问。
第二天,依然是如此。
其实,采取许沐这种策略的嘉宾不在少数,至少有七八个。
但是大多数嘉宾坚持一天就放弃了。
因为背书真的很无聊,而且这玩意没镜头啊。
所以很多人第二天就去参加其他的课程,或者勤工俭学去了。
第三天,就只有许沐和刘俊,还在背书。
他俩好像和别人录的不是一个综艺一样。
说实话,刘俊不是没有怀疑过许沐是傻逼。
但是他又总觉得能写出《宝莲灯》的人不至于这么二。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俊一生,不弱于人!
人家本来就是学霸,有点心气儿是正常的。
所以,俩人就这么跟地理学较上劲了。
这几天,节目组负责盯着许沐和刘俊的两位工作人员都看困了。
“我说,这俩人是真就一点综艺感没有吗?这么爱学习?”
“我觉得有点假,做戏做的太过了。”
然而,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在第六天出现。
第六天,许沐和刘俊居然向节目组提出了专业课考试申请!
而更加诡异的是,许沐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别85和82的成绩高分通过。
刘俊这两门课程则是以67分和72分的成绩通过。
高中生刘俊,居然没考过文盲许沐?
节目组的人为此回看了过去六天的录像,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一丝的不同寻常。
只是,在两个人的宿舍里发现了大量的笔记。
节目组的人不由得发出疑问:“所以,他俩就是这样愣学的?”
大概是的。
所以他们只能认可这两门课的成绩。
当第六天,学校上方的大喇叭宣布许沐和刘俊完成了专业课考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嘉宾都懵了。
“这么快?”
“不是,疯了吧?真有人能学进那枯燥的课本吗?”
就这,还是许沐为了维护自己的文盲人设,特意等了刘俊三天呢。
到这一刻,在之前六天里一直没有存在感的许沐和刘俊,突然成了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然后,在第六天下午,两个人凭借着强壮的身体,拿到了体育课的两个学分。
体育课很简单,无非是在指压板上做游戏,跑跑一千米等项目。
这对两个人来说,小菜一碟。
然后,第七天许沐和刘俊上午没有去上课。
当下午两点多,他俩从宿舍走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他俩看。
“他俩就差两个学分了,难道说这么快就有人要到最终考验了?”
在大家的目光中,刘俊走向了“社会实践”副科的学习教室。
而许沐,来到了词曲课的教室。
“快,紧盯他俩。”导演姚方国下了命令。
然后,他们就看到,监视器中的许沐坚定地走进了词曲课的教室。
这门课程,许沐来的第一天就打听了,词曲课只需要听完课程之后按照要求写出适当的几句歌词或者谱出个曲子就可以的。
许沐想了想,虽然地球上有些歌曲我记不全,但如果只是几句,或者两三句调子,我总能凑出来吧。
所以这分,能拿!
许沐走进教室后,就看到了讲台旁正有一位老头在整理资料。
老头穿着简单的衬衫西裤,但是精神抖擞。
让许沐有些惊讶的是,这个人,他居然知道。
这个老头叫孟希言,正是当初在京州《问古》节目组负责征集稿件的那位。
也就是他,选中了愚者的《相思》这首歌作为《问古》节目的第一首歌。
当初这节目第一期播出后,许沐就搜过这位老头。
是个学术派,音乐系的教授。
……
许沐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坐了七个人。
《一起上学吧》的节目组规则很细,副科的考核是看主讲者当天的讲课内容和心情而定的。
比如第一天,主讲者讲的是流行乐,那么这一天写出合适的流行乐作品就可以。
这么来看,其实副科的难度挺大的,尤其是词曲课。
比如有的人擅长古典乐,但偏偏前几天的主讲者都没有讲到古典乐,那么这个人拿到这一科目学分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也因此,即使节目到现在已经开始了七天,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人在词曲课这里刷不到学分。
教室里,随着许沐走进来,大家的目光刷刷刷地向他投来。
现在大家都对许沐这个人充满了好奇。
你说他文盲吧,他六天就学完了两门专业课。
你说他聪明吧,节目组开始一星期了,他生生没弄出多少镜头来。
总结:神经。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这七个人中,正有姜雅诗。
而在她身旁,是高家明。
这不是姜雅诗、高家明和高家亮正在演三角恋的剧本嘛。
“许沐哥哥。”她坐在第二排招呼许沐。
但是许沐只是憨憨地笑了笑,然后装出一副怂样子,坐在了最后一排。
……
不多时,上课铃声响起。
孟希言只是简单扫视了一眼下面的同学,然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授课。
“各位同学,我今天要讲的是古诗词和当代词曲写作。”
“同学们应该知道,在我国古代,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比如《诗经》就是采集了各地的民间小调汇编而成,所以那本来就是用来唱的……”
“而到了秦汉时期的汉乐府,就更是如此了。”
“其实我们现在读古代的诗歌,依然能感觉到其中的韵律。”
“所以,我是很建议当代的作词人要熟悉我们古代的诗词歌赋的。”
“其实,古人们用诗词歌赋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现代人作词人用歌曲表达心情,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抬起头:“那么,在这节课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顺便检验一下大家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哎呀……”
听到这话,同学们头都大了。
虽然教室里只有八个人,但是生生闹出了哀鸿遍野的气氛。
这些天,大家光参加测验了,现在一听到测验就头大。
孟希言笑了笑:“我的问题是,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经有哪一句诗词,是让你觉得十分共鸣,觉得完全表达了你的心境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想千百年来,总有那么一两句歌词,能够和你起到共鸣的。”
“好,现在我们从第一排的同学开始,请大家依次作答,限时30秒哦。”
毕竟这是个综艺节目,所以要有些趣味性。
这个课前小活动,还是在节目组的强烈要求下加的。
“好,第一排的同学开始……”
随着孟希言话音落下,他身旁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三十秒的倒计时。
听到孟希言的话,坐在第一排的一位男嘉宾突然紧张起来。
我特么懂个屁的诗词啊。
只见他搜肠刮肚,紧张地腿肚子都在打颤。
突然,他举起右手,大喊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然后他还在那解释呢:“这是当我成名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吁……”教室里,不知道从哪传出一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