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在洛阳城外歇息了一日的云家车队再次启程,历经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逛遍了华夏境内的名山大岳。
在这个过程中,程家与牛家的人马陆续脱离了车队。
程家是因为九衣怀孕的消息传回了长安,牛老夫人又是欣喜又是心急,担心孕妇受不得颠簸,所以一连传了三封书信,将程处默二人急召回京。
牛家则是因为牛见虎尚在军中任职,无法休沐太久,到了时限,就要回军中报道。
此外,云烨刚收的女徒弟莳莳,也跟着程家的车队走了。
她现在刚刚入门,正是需要静下心来寻找气感的时候,跟着云烨的车队四处奔波,对她的修行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云烨便拜托程处默,先将莳莳送回云府。
云府的灵脉等阶更高,还有小丫、小武这些与她同一起跑线的小家伙,跟她们一起修炼,总比跟在聂鸢月等人身边受打击的好。
就这样,原本浩浩荡荡的车队,走着走着便只剩下云氏一家。
不过,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云烨终于可以不再掩饰行进的速度,这才能在短短三个月内,逛遍华夏境内的三山五岳,埋下二阶灵脉共计二十六条。
至此,云烨手中的灵脉只剩下了最后一条。
而这最后一条灵脉的归属,也就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便是拥有着浓厚神话色彩的五岳至尊——东岳泰山!
在当今这个时代,泰山的神圣性还没遭到某些昏庸无能之辈的玷污。
泰山封禅仍是一个帝王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荣耀之一。
就连李二在平灭突厥之后,也考虑过要不要去泰山封禅。
说实话,以李二的功绩,抛开些许污点不谈,其实是完全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
只可惜,当时正值贞观初期,大唐百废待兴,魏征以‘天下凋敝,封禅劳财伤民’为由,让李二打消了这个念头。
云烨将泰山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他已经给李二去过信了,说是最后攀登泰山的时候,会以白玉京之名,敬告上天,将如今大唐的盛况与李二的功绩汇报上去。
所谓泰山封禅,‘封’意味着祭天,‘禅’则代表着祭地,泰山封禅,就是身为天子的华夏帝王登到泰山之巅,向老天爷汇报自己的功绩。
李二由于唐初的种种客观原因,没能亲往泰山封禅,这对他来说自然是一个遗憾。
云烨愿意替他登顶泰山,悄悄向老天汇报‘汇报’,也算是勉强帮他圆了一下梦。
正因如此,李二才会一直对在外云游的云烨视若无睹。
不然的话,以他的性格,肯定看不得云烨如此清闲,早就下旨把蓝田侯召回长安了。
当然,这种略带僭越之嫌的行为,整个大唐,也就只有头顶‘仙人弟子’光环的云烨能做了。
换成其他人,李二不仅不会觉得这是在替他圆梦,反而还要下旨惩处,判个满门抄斩都不算冤。
……
爬泰山的时候,云烨没有走得很快,因为这里的景色与他前世的记忆大相径庭。
站在石阶上,一眼望去,四周皆是原始的自然风光,没有排起长龙的售票处,没有林立在山路两侧的一间间店铺,更不会有拄着登山杖,争相拍照的拥挤人群。
脚下石阶虽然陡峭,但却也别有一番趣味,周围更是古树参天,石峰嶙峋,不远处还能看到一条瀑布飞流直下,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云烨走在山路上,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周围的风光。
在他的旁边,辛月抱着五岁大的小龙,牵着聂鸢月的手,身边还跟着其他三个稍大一点的小鬼头。
令云烨夫妇有些感到意外的是,在登上泰山之后,这五个小鬼头竟也出奇地安静了下来,完全看不到此前在其他名山大岳时的调皮捣蛋。
辛月稍加思索,悄悄问了一下聂鸢月。
结果这不问不知道,一问真给辛月吓了一跳。
原来,聂鸢月等人自从踏入泰山山脉的范围,便能明显地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
这股气息不是旁人,正是华夏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冥府之主——泰山府君!
用聂鸢月的话来说,府君伯伯与他们的林伯父关系甚好,见到泰山府君,对他们来说,就好像一群在外玩闹的小孩子遇到了父母长辈的熟人。
无论是出于礼貌和尊敬,还是担心对方向自家长辈告状,这些小鬼头都下意识变得乖巧起来,不敢在这位府君伯伯眼皮子底下做什么出格的举动。
说到这里,聂鸢月忍不住嘟囔道:“真是奇了怪了,明明其他名山大岳都没有仙家洞府,偏偏这泰山上就有府君伯伯的气息。”
“也不知道这么偏远的世界,他是怎么找到的……”
前方的云烨听到她们的交谈,当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自己这个无魔的唐砖世界,似乎还有一个隐藏在暗面的地府。
原著中李二死后,还曾率领众将的魂魄,统御万千鬼雄,闯荡地府幽冥。
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隐于暗面的地府必定与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若非如此,那些死去的魂魄,又该如何归于九幽呢?
云烨想来,泰山府君能成为漫天神佛中,唯一一个在人间留下气息的神,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就在云烨这么想着的时候,辛月则是心中一惊,连忙拉了拉聂鸢月的小手,低声道:
“小月,慎言!”
“……”
聂鸢月俏皮吐了吐舌头,而后牵着辛月的手,小声说道:“放心吧,辛姨,府君伯伯还睡着呢,我方才说的话,他肯定听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