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大宋宣战这件事,尚未传到东京城,至少眼下的东京城民众的情绪还在秦桧通敌这件事上。
这件事,并非简简单单的通敌这么简单。
它似乎在唤醒某种记忆。
距离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已经过去十一年。
这十一年里,京畿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尤其是新农政的陆续落地,预示着土改的成功,农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破,生产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劳动力被市场那只大手重新调节,这十一年,大宋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战争被岳飞、吴玠、韩世忠等人遏制在了河北。
随着第四次宋金之战,金兀术在徐州仓皇北逃以后,金人的铁蹄再也没有突破过河北防线。
赵宁在北方砸重金布置的那道防线,终于顶住了金人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为大宋换来了和平。
无数次历史证明,只要给华夏以和平,勤劳的华夏人民,总是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建设。
战争变得遥远了,人们似乎也开始慢慢遗忘战争带来的创伤。
毕竟总是要生活的。
人们缅怀亲人的同时,也放下了过去那段痛苦,重新迎接生活。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
当朝执政以及诸多官员,竟然暗地里勾结金人,与金人暗通款曲,还要谋害将金人铁蹄挡在北方的边疆大帅。
这若是成功了,后果是什么样的?
会怎样呢?
这个假设,在民间快速传播,不受控制地引起了群体的恐慌。
数天之内,那些不太遥远的记忆被唤醒。
说书先生们那里不知为何,突然多了一些当年战争的悲惨故事。
五月二十九日,太阳刚刚落山,在路边就能看到一些市民开始烧着纸钱。
还有人摆放了灵牌,祭奠曾经死于金人屠刀下的亲人。
在盛夏飘满莲花清香的汴京城,人们聚集到了忠烈祠前。
天快黑的时候,忠烈祠前,已经自发地聚集了许许多多人,来为那些曾经死于宋金之战的烈士们献上纸钱、花朵。
甚至还有人在那里吟唱着充满思念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