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当事人秦桧站了出来。
众人给秦桧让出一小片空地。
“陛下,臣有罪。”
秦桧神色悲伤,语气低沉。
其实到目前为止,秦桧都还不认为赵官家会杀自己。
毕竟赵官家从始至终,都表现得很正常,无论这些人如何煽风点火,赵官家都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异样。
这说明赵官家根本就没有实证,也就没有真正相信自己私通金人,更没有动杀自己的心思。
方才站出来为秦桧说话的这些人,也是秦桧这种感官。
他们甚至见到刚才赵官家似乎还有意无意偏袒着林一飞,便知晓,赵官家是不可能真正动秦桧的。
今日之所以如此,肯定是有其他人故意煽动。
这其他人是谁呢?
已经不必多说了,李擢是第一个站出来的,随即就是汪伯彦了,再然后就是康王了。
明显是以康王为首的一部分势力在背后作祟。
甚至皇城司北上捉拿李回,肯定也是康王在赵官家耳边煽风点火无疑。
看来康王在青衣社案中失势,这一年多来,表面在府上做了个闲散亲王,实际上却一直在隐忍。
“陛下,臣之子当年犯下那样的罪行,臣心中一直觉得愧对朝廷,臣这些年虽然也做了一些事,但那都是在陛下的英明决策,以及朝堂诸公的协助才有一点微薄的政绩,实在不足挂齿。”
秦桧语气听起来真挚而感人,令闻者动容。
“臣记得当初朝廷推行交钞下乡,是在康王殿下的支持下完成的,论首功,康王实至名归。”
听到这里,赵构心中顿时有几分愧疚。
秦桧继续说道:“再说臣在南方推行的新农政,那也是赵鼎赵相公,在最初的时候,游说两淮,拍板强推京畿,才让其他各路无话可说,论大功,非赵相公莫属。”
“这些年,下面一直有人说前线后勤之功,臣最大,其实不然,臣微薄寸功耳,论首功,非吕相公莫属,自吕相公入主政事堂,从辽东到陕西,数千里战线的后勤筹备,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