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州之战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微观环境下,事情的变化太快,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算准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通俗一点来说,由于地域相隔不大,各方势力离得比较近,短时间内相遇是存在着随机性,后果也存在着随机性。
所以,人们往往说,历史有它的偶然性,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某一地域的事件。
但人们又说历史有其必然性,是从宏观层面来说的,是指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的跨度非常大。
综上所述,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能走一步算十步,并且每一步都不出错,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认为这个人不是算命的就是骗子。
最后,战场上,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无论是李乾顺,还是赵宁,都针对不断变化的战局,做出了不断变化的决策。
“报!陛下,探查到有一路西贼,从城北快速推进到城东。”
赵宁不慌不忙地说道:“那是李乾顺去支援宥州城的。”
“咱们也派兵支援。”孙傅说道。
“咱们不能。”
“为什么?”
“咱们派兵支援,李乾顺又继续增兵呢?”
“怎么也继续增兵。”
“那主战场岂不是到了城东?”赵宁瞥了一眼憨憨孙傅,“主战场若挤到城东,只对李乾顺有利,对我军不利,我军现在两路大军分头行动,可以充分利用兵力资源。”
孙傅不明所以地看了一眼陈规,陈规说道:“咱们的十几万大军,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在同一个时间内上战场,分兵也有分兵的好处,增加了战场接触面。”
“不要过多分散注意力,战场上的每一次变化,可能都是敌人在故作试探。”
“是。”
中午的天空突然阴下来,刘锜接到斥候的最新情报,有一支西夏大军正在向这边靠近。
不多时,这样的情报越来越密集。
刘锜立刻调刘锐去对付,萧合达留下来继续对宥州进行最后的进攻。
攻打宥州这件事,让刘锜明白了一个道理,西夏人打防守战并不弱。
或者说这个宥州守将实在有点干货。
当初打石州,坚决地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