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目前的赋税有多坑,大宋这辆破车,总还是要往前推进下去的。
五月十三日,陈东手里拿着厚厚一堆文书,走进了文德殿。
他先给赵宁呈递上这半年多以来的“均田承租”新政汇总。
去年的70万亩田,几乎全部承租出去了。
但目前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来:
一、承租田的统计十分混乱。
农政司的官员人数并不多,下面真正做执行的是吏员,而农政司缺乏户籍详细资料。
这就涉及到夸衙门合作,要与户部合作,双方又开始撕逼。
农政司:户部不够配合我们!
户部:现在在打仗,前线急缺粮食,我们都加班加点忙得好多天没睡觉了!
看到我黑眼圈没?
真没时间来处理这档子事!
双方磨了好久,算了,没法核实,农政司便又另起炉灶,将所有租田者名称全部重新记录了一遍。
如此这般,只能分路、州、县,往下面的衙门发放,让地方官去核对。
这是新衙门新政上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毕竟古代没有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更没有大数据、电脑、电话等等。
所以,这种事不是赵宁坐在文德殿,嘴巴一张,事情就能办好的。
管理100个人的团队,已经是一个高门槛活了,更别说把70万亩田承租出去,牵涉到约十万人的养家糊口问题。
二、每户五亩田,恐怕有些少了。
这年头,收成不太好,而且地方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农业产量比过去减弱,一家五口人有时候不够吃。
目前农政司遇到的问题还是这两点,不过问题肯定比官府看到的更多,且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