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研人员们对太阳系边缘等离子火墙这件事再了解不过了。
早年根据旅行者二号发回的数据研究发现,这堵等离子火墙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度,是保护太阳系最后一道屏障。
在这里,太阳风与来自宇宙深空的星际介质进行激烈交锋,阻挡了百分之七十的星际物质,犹如一个激烈的战场。
而这个最高温度达到五万度的等离子火墙,就是激烈交锋后形成的产物。
什么是等离子?
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比尔、德米特里等人可不会不知道。
当温度到达一万度以上后,原子的外层电子就被剥离出来,成为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而这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就称为等离子。
在核聚变的时候,温度会高达一亿度以上,所以内部发生反应的都是等离子,因为这个原因,我国的核聚变研究所,也叫等离子研究所。
而在太阳系的边缘,由于太阳风与星际介质的激烈交锋,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五万度,此时的原子都被剥离了电子,只有等离子的状态。
照理说如此高温任何物质都会被熔化。
那为何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穿过这面火墙却一点事情都没有,还能正常发送信号?
这个“火墙”还有一个特别的性质,那就是该区域的粒子密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旅行者二号自然就成功从“缝隙”当中穿过了。
而且从旅行者一号也顺利穿越的现状来看,“火墙”的存在对探测器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前提是飞行速度够快。
如果速度不够快,那么就会像置身微波炉中一样,被无数粒子碰撞时产生的高温熔化。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度会从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进行转移。
这种转移,实际上就是振动动能的传递。
只有持续的传递,才能使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
也就是说,需要时间来导热。
如果时间短暂的话,这种动能传递就会很少。
所以大家在看到方毅停顿在等离子火墙面前时并未感到有任何意外。
毕竟从方毅刚才展现出来的恐怖速度来看,想要穿过这堵等离子火墙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大家想是这么想的。
也确实,一开始方毅非常飞速闯进了等离子火墙之中。
然而在飞行到一半的时候,水镜中的方毅好像感受到了什么,一下子停留在了原地!
……
等离子火墙内部。
恒星风和宇宙物质不停碰撞产生着剧烈高温。
可是方毅却悬浮在原地,运起天眼不断打探,“我感受到在这些能量乱流之中,似乎有一道炙热无比能量波动,有点像西王母《琼华宝曜七晨素经》宝典中炼制离火珠的核心材料。”
因为这股能量波动和粒子物质碰撞太相似了,他一时间还真没找到。
眼前莽莽漠漠全是火光,根本分辨不清楚。
方毅不急不躁,轻轻一拍着身金甲,瞬间一道金光将身躯团团笼罩住。
这么做是为减少消耗。
因为这堵等离子火墙范围太广。
能量乱流和那道能量波动又很接近。
寻找起来十分的困难。
于是,方毅这一搜寻便花费了大概一个小时。
正因为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他就像是微波炉的“食物”一样,不断被粒子碰撞灼烧。
滋啦滋啦。
护体金光不断迸射出剧烈的火光。
或许是停留时间太长,最后他所在的区域已经是一片熊熊“烈火”。
这些“烈火”呈现出妖异的紫色,是个人都能看得出究竟多么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