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银河系100万亿光年,李恒旅途中的第4125万个星系。
现在他对于自己所在宇宙大小的认知又能进一步更新了。
将这个直径100万亿光年、总体积12亿个可观测宇宙的球形区域作为基础标准,未知的宇宙比起这片区域的大小依旧至少要大上万亿亿倍。
宇宙暴胀时期发生的指数级膨胀比起曾经预测的最小值10^26倍要大很多。
至少达到了10^50倍,这才能让如此庞大的宇宙具有均匀性、平坦性和各向同性。
如今这片直径百万亿光年的球形区域,在暴胀之前比起一个质子还要小得多。
这表明他所在的这片区域暴胀开始时的暴胀场势能极高,因此推动宇宙暴胀的倍数也极大。
李恒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到现在依旧连新手村的边界都没看到。
一个踏入了无限领域的生命体,随手捏个无限大的宇宙也很正常。
他现在走过的这点路不过是通往无限旅途中的一点开胃小菜罢了,顶多算是那条出村的泥泞小道,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这种世界观的扩展过程就像是地球人的天文学和宇宙学发展史一样。
古早时代,知识最浅薄、科技水平最低的时候,把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人类是位于世界中心的特殊存在。
再到后来出现了以太阳为中心的世界观,将地球和人类从宇宙中心的舞台上踢了下去。
19世纪,人类的宇宙观还维持在银河系大小,整个宇宙在地球人眼里只有几十万光年。
到了20世纪才终于发现,银河系也不过是整个可观测宇宙中普普通通、微不足道的一员罢了,宇宙中与此相似的星系数以亿计。
李恒超越了光速,自然就能看到远超人类认知的更庞大的宇宙。
到了他这个地步,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在整个宇宙里也不过是一块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小地方。
越是强大,就越是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泛着淡淡白光的身影在星空中显现而出,留着柔顺黑色短发的脑袋上戴有一顶形似大蒜的帽子。
帽子顶部生长着一朵绽放盛开的小白花,看上去与那个熊人士兵的女儿耳朵上戴着的是同一款。
目光从眼前的星球上扫过,星球表面不像环境稳定的星球那样分布着纯净的白色气旋,而是覆盖着众多灰黑色的云雾。
那是被大量核武器爆炸粉碎蒸发的土石形成的尘埃云,以及因为受到核弹影响而持续喷发的火山灰。
一场名副其实的核冬天。
旅途中遇到的第108个智慧文明,一群正在经历一场生物大灭绝的倒霉蛋。
“啧,一群不懂得爱护环境的暴躁家伙,整天只想着打打杀杀,总是要把自己给搞灭绝了才算满意。”
在这四千万个星系中,他收集到了数百万个智慧文明遗留下的些许残骸,其中有九成九的死亡原因都是人为作死造成的生物大灭绝。
眼前这颗星球上的核冬天还只是大灭绝的早期阶段,大气中直径较大的尘埃粒子经过几十年的大气循环就会沉淀消失,从而让这颗星球重见阳光。
一个生产力接近一级文明的智慧文明还是有能力保存下些许有生力量的,甚至还能保持基本的现代社会结构。
但既然被称为生物大灭绝,自然不会只持续区区几十年。
核冬天只是气候崩溃的一个引子,关键因素还是因为连锁反应从地壳中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超出了星球自然调节能力的上限,核冬天造成的环境变化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促使气候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崩溃。
不见天日的冬天只会持续短暂的时间,在那之后这颗星球将会变成一座温暖的地狱。
海洋食物链底层的生产群落崩溃将会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引起温度的持续升高以及海洋酸化。
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将会以百万年计,整颗星球的食物网都会完全崩溃。
星球上灭亡的物种数量以千万计,占据食物链顶端的智慧生物只不过是这数千万物种的其中一员罢了。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智慧生物的文明发展程度是与种群的规模成正比的。
对于尚未进入生命3.0阶段的智慧生命,维持现代文明结构所需要的种群最低数量至少要有几十万,比起保证野生动物不灭亡的种群要求要高得多。
随着文明中的成员数量大幅度减少,许多只有现代社会才有作用的事物将会迅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