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新选择

张晓舟的构想在午餐的时候再一次成为了大家谈论的中心,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应该是可行的。

他们要建造一个移动堡垒。

理论上,这个东西非常简单。

张晓舟最初时在纸上画出来的那个宛如刺猬一样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实现,结构、强度、工艺和材料都是问题,但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很快就拿出了更加现实的方案。

这个移动堡垒将以钱伟他们之前见过的那辆重型卡车为基础,一名曾经在工地当过监理的成员证实,那样专门用来拉运工地渣土的十轮自卸型重卡的自重应该在十吨左右。

这个重量让人感觉安心不少,大多数人认为暴龙的平均体重应该在七至八吨,少数比较大的个体体重或许能够达到十吨以上。但按照道理来说,前肢已经高度特化的暴龙应该没有能力推翻比它自己还要重三分之一以上的重型卡车。

尤其是在卡车上还有很多尖刺的时候。

他们还有更多的考虑。

依照暴龙的体型,重卡周围其实没有必要设置如张晓舟一开始画的那么多尖刺,但考虑到途中有可能遇到诸如恐爪龙那样有着超强弹跳力和破坏力的猎食者,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在重卡周围用钢管焊上一个结实的钢架,钢架外面则都是长二十厘米左右,用切割机和磨光机打磨锋利的尖刺。钢架的网格尺寸应该在十厘米左右,这样一来,无论是它们的尖嘴还是爪子都无法伤害到躲在里面的人。

但仅仅是这样却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毕竟他们造这个东西是为了去获取更多的粮食而不仅仅是躲在里面。于是钱伟在钢架的一侧设计了一个可以向上提起的活门。卡车贴近商店大门停下之后,车上的人可以拉起这个活门,站在门里面撬开卷帘门之类的东西,进入店铺把里面的东西都搬到车上。活门两侧各有一个四十厘米宽侧向的防护网。

“车子要考虑上坡下坡,还要防止轮胎被那些东西的爪子抓破。”一名成员继续补充着意见。

于是最终设计出来的钢架应该把整个车体都包裹在里面,布满二十厘米长的钢刺,并且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侧面有能够打开的活门,按照张晓舟的建议,顶部也应该完全封闭。

“工程量很大。”钱伟和张孝泉两个半吊子焊工一下子感到有些压力。

“行动组和支援组手上的工作都停掉,我们现在要全力完成这个计划!”张晓舟说道。

大米之类袋装的食物在现在这种又湿又热的气候下如果保存不当容易发霉变质,但更紧迫的理由是其他团队也有可能想到同样或者是类似的办法。

说到底,无论是从技术、物资、人力甚至是与食品批发市场的距离等因素上,沐东村那个地方都远远比他们有优势。如果他们在张晓舟他们之前想到了这个办法,那一场辛苦之后很有可能却什么都捞不到。

大家匆匆吃完午饭就行动了起来。

在这样湿热的气候下,人的体力其实很容易就会消耗殆尽,但抢在别人之前获取足够他们所有人生存的食物,这样的目标让所有人都开始努力工作。

但他们却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

“那辆重卡的油箱被人撬开,油都被抽走了。”钱伟脸色阴沉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