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

慈圣太后寿辰在十月二十七日。依照礼制,皇家老中青三代核心人物的生日都是节日,天子的叫万寿节,太子的叫千秋节,太后的便叫圣寿节。

圣寿节,特别是秉政太后的圣寿节近了,朝廷其他小事暂缓,内阁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将一堆堆的中外贺表分门归类,送到大内西部的慈圣宫。

朝中有企图拍马邀宠的官员上书,请太后于圣寿节时临皇极殿接受朝贺,不过此人下场很惨,被贬出京了。之后太后特意下旨,一切照例并从简,不受群臣贺拜。只许天子领近枝宗亲,以及在京四品以上诰命夫人入慈圣宫祝寿。

圣寿节虽然是当前朝廷中最大的事情,但李佑并不关注,皇太后过生日和停职七品舍人没什么直接关系。

李大人面临的最大事情当然是想法子摆脱弹章的围攻并快速复职。做官的都知道,官场上任何事情拖的时间越久,几乎必然夜长梦多,百灵百验百试不爽。

可以想象得出,朝廷中盯着分票中书差事的不知道有多少,只看这内廷中光禄寺、尚宝司、两殿里,便养了不知其数的勋亲荫官。

李佑就怕太后耳根子软,被游说得犯了糊涂,将差事给了别人,而许尚书也拦不住就麻烦了。若他仅剩个中书舍人的空壳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对此李大人想来想去想破了头,结果发现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归德千岁。他这停职处分是太后的旨意,想要撤销必须经过太后许可,现在认识的人中,只有长公主可以觐见太后帮忙说情。

况且这局面本来就是千岁殿下一手摆弄出来,欲借此彻底收服他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绕得开归德长公主?

形势比人强,生气没有用,愤懑也没有用,辱骂和畏惧绝不是战斗。

这夜李大人捏着鹅毛笔,一笔一画仔细写了首很有诚意的祝寿诗。第二天午后卷起来揣入怀中,直奔十王府。

归德长公主早就找李佑约了代拟贺寿诗,前前后后送上千两白银(不愧是有四座皇庄为禄田的富豪公主)。但他一直拖拖拉拉没写,如今还有两三日便到日期,正好拿了这诗当敲门砖去见千岁殿下。

在路上李佑忽然想到,归德千岁总管宫中事务,白日一般都在宫中。何况近日太后办寿,归德千岁少不了忙碌操持,此时她肯定在宫里办事,不会安居于公主府。

但问题在于,停职后李佑的牙牌便交还给尚宝司了,所以他现在进不了宫,也就见不到千岁殿下。

这可如何是好?李佑在京师大街上一时踌躇不前。找个人将自己带进宫?那样不妥当,见长公主又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长随张三见自家老爷犯难,不假思索道:“此事好做!”

“你能有何主意?”李老爷不甚在意。

张三不想被老爷小瞧,连忙道:“老爷与驸马爷不是有来往么,大可去寻林驸马转呈。”

闻言李佑恍惚了一下,真要去面对林驸马?这个主意真是无稽之谈。

但再一细想,也并非不可行。归德千岁叫驸马过来传消息玩暗示,他为什么不能让林驸马再去当传声筒……林驸马迫于千岁之威不敢造次罢?

从朱部郎那里得知情况,林驸马如今好似脱笼之鸟,日子欢快得很,应该不会从中作阻。再说上次他也是受害者啊,驸马没道理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