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理解的,就像养儿方知父母心,秦安在念初中的时候,就多次劝说母亲,从镇初中到教师宿舍并不远,就算自己晚回来一点,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不用母亲看着天色一暗,就站在宿舍楼院子口远远地看着,等着他回来才放心。
那时候秦安初三,正是最用功的时候,即使他把绝大多数心思和时间放在学习上,也能够察觉到因为他前所未有的努力让母亲格外的心疼。
他并没有去想这里边包含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和爱,只是觉得理所当然,似乎当父母的就是这样。
等他有了孩子,他才明白父母的心,那是一种将自己的所有都牵系于孩子身上的爱,不需要谋求任何回报,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关怀。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只有孩子们成为父母之后,才能够理解的伟大。
爱,往往是需要对等的,唯有父母的爱不是,他们爱孩子,总是比孩子们对他们的爱要多。
秦安明白这些事情之后,让他感觉永远无法弥补的是,他的母亲已经早早离世,人生之苦,莫过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病痛缠身,而人心之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
所幸的是,秦安还有一次机会,父亲好好的,母亲好好的,秦安在自己当上父亲的时候,总有些感慨,他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激,懂得父母对她的爱。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懂事以后,看到当初母亲生下她时的痛苦,看到父亲的紧张和期待。
秦安每一个孩子的诞生,都有这样的记录,唯独安雅是第二次了,秦安最希望的是,这次的拍摄,对于安雅是没有必要的。
拍摄开始了,并不信仰什么的夫妻开始祈祷,这让安水的脸上有些笑意,丈夫果然还是最看重安洛的吗?看过他等待孩子降生时,紧张,期待和兴奋的样子,却也没有见他格外祈祷过啊。
有最好的医疗保养措施,女人们并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秦安自然放心,孩子出生前当然已经知道了性别,秦安当然也想要保证有个儿子传宗接代,可是秦安却不会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生儿子也好,生女儿更好,在产房外等待的时候,秦安只需要等着就行了,却不见他格外地期待某些旁人看不明白的东西。
就像现在,安水在这对夫妻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并不只是在为生产这个过程而期待,不只是在祈祷着孩子平安顺利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的眼睛里有一份担忧。
这份担忧到底是因为什么?安水看不明白,也许这是和两个人的约定有关的吧,这个孩子如何能够决定两个人未来的关系,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理由呢?安水都不明白。
有时候总觉得,秦安和安洛才是真正的夫妻,总觉得有些时候,明明旁人都不能明白的,他们两个却有着理所当然的默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