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绒毛:“如果我只想造一个耗费材料不多的小房子, 如果我本身具备一定的建筑学知识、自己绘制出了图纸,是不是就很省钱了呢?”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证实。
建筑专业学生:
“如果我画出一份现实可用的详细图纸,并扫描进这游戏, 我便会得到一份游戏图纸。”
“然后准备好材料, 再花费一定时间,我就能得到游戏建筑。”
“我还可以将我的这份图纸赠送或售卖给其他玩家。”
“如果图纸不够详细,包括线条有不清晰的地方、某一处的材料没有标注准确等,则游戏图纸会生成失败。”
“如果导致失败的因素在十条之内, 那么游戏会进行提醒,我可以直接在游戏里补全或更正这些因素。”
“如果因素超过十条, 游戏只会定义‘这是无效图纸’, 那么我就只能自己琢磨重画了。”
机械专业的学生也出来分享经验:
“这里面有一个技巧。可以把一个大件的东西拆分成很多小件。”
“当然, 每一个小件应该是一个相对有完整含义的东西。比如一面墙可以拆出窗户、锁、窗框等。
“先把每一个小件分别扫描入游戏, 根据游戏提示将它们一一调整到游戏定义中的完美,然后再把所有小件组装成完整大件、进行扫描。”
“这样最终大件要出问题也是出在组装上, 大概率能控制在十条错误之内, 便能继续利用游戏提示进行完善了。”
之后, 又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网络上分享自己使用这款桌面宠物游戏的心得。
这些心得越来越与宠物不沾边,让游戏越来越像是一款大型仿真软件、学习交流软件。
由于有太多人详细描述了自己用这款游戏提升学习效率、学习兴趣的经验,还有不少老师也出面说游戏中的模拟与现实的符合度很高, 于是, “桌面宠物”成为了不少学校的推荐软件。
校方对这游戏里必须存在、不能删除或屏蔽的宠物抱以宽容的心态。
校方:“学习疲劳时,与宠物互动一下作为放松,也无伤大雅。劳逸结合嘛。”
小绒毛:呵, 宠物陪着玩家研究工具结构、研究建筑力学原理, 但玩家只把宠物当点缀?宠物就只值一个摆件的地位?
蔡英郑重表态:
“不管学校方面怎么说,我对小绒毛你肯定是真爱。”
“我坚定认为, 这游戏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为宠物服务的。我必然不会本末倒置。”
小绒毛:“哦?”
蔡英:“事实会证明我的说法。小绒毛,只要你一直在我的电脑里,我的一举一动就都无法欺骗你。”
小绒毛马马虎虎地接受了。
小绒毛经历了桌面宠物游戏的不断扩展功能、软件体积越来越庞大,也经历了蔡英的更换更强性能电脑。
——因为电脑性能提升速度够快,所以桌面宠物游戏体积提升后,倒也还勉勉强强能维持游戏商最初承诺的“小巧”定位。
小绒毛还迎来了智能手机的出现,看着桌面宠物从只有电脑版,进化到了兼具手机版。
手机版的宠物功能不如电脑版丰富,但胜在实现了蔡英心心念念的“随身携带”“时刻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