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乌:“他做过犯法的事情吗?”
男孩:“我不知道。”
天乌:
“你最好确认一下。”
“喜欢或讨厌虽然只是私人感情、可以不掺杂现实因素, 但喜欢一个违法者,可能会给你带来危险。”
“因为违法经常绕不开钱,而卖小孩是历史悠久的赚快钱选项。”
“如果你舅舅有案底, 指不定他哪天就把你偷去卖了。”
男孩震惊。
小绒毛睁开眼看向天乌:“你还有没有点作为心理医生的职业素养了?这是工作时间能对顾客说的内容吗?顾客付钱是让你讲无根据故事吓唬小孩的?”
天乌:虽然我有证, 但严格说来我并没有从事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我这里也不是心理诊所。这只是我的兼职之一。请理解兼职的不完善。
天乌继续对男孩说:
“除了喜欢你、不喜欢你弟这种情况外,还有一大类情况你必须关注。”
“就是对你、对你弟都没感觉,只把你们当成路人甲的人。”
“这些人你大概率不能与他们成为至交好友, 但看到他们存在着,你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我们必须学着接受这么一个现实:我以及我讨厌或喜欢的人, 对世上绝大多数人来说, 都无意义、他们不在乎。我付出了强烈感情的人,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此人存在着。”
“去看看那些无视了你们的人, 你会意识到这世界固然不是围着你打转,但也不是以你弟或你父母为核心。”
“在世界之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
离开天乌的办公室时, 男孩带着一脑袋需要他花时间处理的问题。
比如看介绍不同类型人格的书籍、确认他舅舅是否有案底、在身边寻找对他弟讨厌或无感的人……
男孩:好忙呀。
天乌则对男孩的父母说:“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小孩, 没什么问题。”
父母:“没病?可我们让他做过几套心理测试题,他的分数……”
天乌:
“心理测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项目,不是根据一两套题、看看最终得分就能判定的。”
“尤其当做题人对题目充满抗拒、心态不配合或已有预设倾向时。”
“判断答案的可信度也是一门课程, 固化的分数未必靠谱。”
“当然, 如果你们觉得我一个人的分析可能有误,你们也可以再咨询其他心理医生。”
“但我估摸着,结果大差不差。”
“这个年龄的小孩, 与父母拧着、与老师抬杠、与同学吵架, 都是再常规不过的活动了。”
“找十个孩子,起码八个都这样。剩下两个叫‘别人家的孩子’。”
“你们家仅两个孩子, 就有一个是其他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这已经算得上撞大运了。”
父母:
你这么一说,想想同事们、邻居们对各自孩子的抱怨,好像还真是?
老大虽然不讨喜,但也没在外惹出一堆烂摊子需要我们去道歉赔钱。
他成绩虽然不太好,但也不至于不及格,而且每天的作业都有好好做,不需要我们血压飙升地吼着他做。
隔壁小区那谁谁,就因为孩子作业的事情,气到住院了。
如此一想,我们家这大儿,比上虽然不足,但比下好像有余?
那天之后,这对父母没再找天乌问过儿子的心理问题。
不过几年后,那位从阴郁孩童成长为阴郁少年的大儿子自己来找了天乌,问:“你嫉妒你弟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