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检测到双方队伍进度异常,任务二中止,玩家即将返回等候界面……”
这大约是秦光霁第一次明显的感受到系统提示音中饱含的情绪,甚至连它标志性的尾音都消失不见,只剩下浓浓的沮丧和不甘。
少年缓缓消失在光里,伴随着他的出走,玩家们眼中的世界也逐渐黯淡,直到视野被黑暗笼罩,天旋地转的传送体验久违地搅动起大脑。
秦光霁已经习惯了在传送的中途思考,旋转于他而言是一种清醒的体现。
任务中断的时间并不出乎意料,或者说,正是秦光霁和对面队伍的队长亲手导演了这出好戏。
剧本的开头或能追溯到秦光霁看见系统规则的那一刻:“游戏致力于聆听各个世界中的危难与诉求,并以玩家的力量为其带来转机。”
这是游戏存在的最高宗旨,自然也是游戏中每一个副本存在的意义——如今这个也不例外。
那么,这个任务里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
是将少年捞出网暴的泥潭?是帮他惩罚无情的血亲?还是和颠倒黑白断章取义的权威开战?
或许三者都没有错,但在秦光霁看来,它们还没有抵达最深层。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这个隐藏在重重危机下的最深层的“诉求”。
只要诉求不再存在,任务本身也就不再有意义。依照游戏的宗旨,解决了诉求的副本将被视为成功,系统也就无法通过暗箱操作对玩家做出任何惩罚。
于是他开始思考,开始探寻这能让大家全身而退,同时也能让系统吃瘪的“诉求”。
是路云晓和越关山的经历为他提供了灵感。
在路云晓和少年的那次长谈中,从表面上看是路云晓独自诉说,实际上,越关山始终没有断开与他的精神链接。
路云晓所说的经历的确都是真实的,但是在最后,真正能够影响少年内心的那段感悟却是路云晓和越关山合作完成的劝解。
和路云晓以及少年一样,越关山也从未拥有过亲情。唯一与两位少年不同的是她十六岁后的经历。
在她即将被嫁给同村残疾鳏夫的前夜,她选择了逃跑。她走了一天一夜才走出那一座座天谴般的大山,也脱离了锁住她多年的名为亲情的镣铐。
她给自己改了名,靠着四处打工在城市里艰难立足,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在那些煎熬的日夜里,支撑她走下去的是未来的向往。
她要活着,她要抗争,她要一步步往上爬,她的人生不该是在那个小山村里蹉跎。她还年轻,一切都来得及,只要不放弃,她会有灿烂的未来!
这就是越关山想对两个少年说的话,人生啊,总是充满了苦痛和意外,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哪儿,却能决定自己在哪儿死去。
于是,透过过往的种种不幸,少年的内心也被一层层剖开来了。
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