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大人真的要送六镇儿郎北归?”庆功宴过后, 于谨私下找了贺兰定,非常不理解贺兰定的决定——十四万死心塌地的主力军就这么送回去了?!
贺兰定笑答,“自然是要回去的, 不过回去之前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军制改革。”贺兰定将一份改革草案递给于谨, “这件事只有你能做。”
贺兰定手下不是没有亲信, 只是大家伙的文化水平实在欠佳, 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
“交给我来办?”于谨不可置信,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这样委以重任。明明自己在彭城突袭战中的表现欠佳。
不等贺兰定回答,于谨已经将手中的改革草案翻看了两页——嘴上说着自己不行的时候已经开始行动了。
随着“沙沙”的翻页声,于谨越看眼睛越亮。
在贺兰定的计划中, 他准备按照“班、排、连、营、团、师、军”的构架来重新编整六镇降民。
一个班十到十二名士兵, 三个班组成一个排, 三个排为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三个营组成一个团,三个团组成一个师, 三个师为一军。
“组织构架清晰,个人职责明确。”贺兰定向于谨解释自己这样编整的意图, “同时三连组成普通营地, 七连组成复合营。”
复合营由七个连组成,分别是三个基础步兵连,骑兵连、火箭连、作战支援连、后勤保障连各一。
“军种划分更加详细,让士兵们能够有所选择,去自己擅长连队。”并非所有人都敢冲锋陷阵在前的。对于那些拿起刀就腿软的士兵, 让他们去后勤保障营也未尝不可。
“这.....”于谨嘴角苦涩,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贺兰定如何不知道其中的难度, 然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这世间的事情总要一个人挑头去做。”
贺兰定上辈子只是个普通人,连个小经理都不是,根本没有管理经验。如今手里握着十几万大军,简直愁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之前,他们是没得选,被朝廷压榨,被叛军首领欺压,后来,跟着贺兰吃饱饭,他们就跟着我来徐州了。”贺兰定两手一摊,“然后呢?要是哪天我没法管他们肚饱,或者来个人说跟着他能有八个老婆,这些士兵是不是要跑?”
贺兰定说的粗俗大白话,却是正理。
“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牢牢管控住这十几万人。”贺兰定比划了个报成团的动作,“这是外力作用。”
“同时还要挖掘内力,让士兵们主动团结在咱们身边。”至于内力的激发,贺兰定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准备将郑令修从怀朔调来徐州。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框架给搭建出来。”贺兰定拍拍于谨的肩膀,“思敬你长于北地,熟读兵书,又精通多族语言。如此浩大的工程,唯有你可以胜任。”
“定不负所托!”于谨大声应下,一想到自己将要去完成怎样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他就止不住得心潮澎湃。
“都督大人,火箭营是什么?”整篇计划书中有许多于谨看不懂的词汇。
贺兰定笑道,“明日让可单鹰带你见识一下。”此次攻徐并没有需要火箭营登场。
“为何要分为满编部队和缩编部队?”于谨又问。
贺兰定解释,“满编部队,顾明思议就是士兵满员,这些部队作为专业部队,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作战训练以及学习。”
“缩编部队则士兵数量不齐全,作为主力军的战力补充。平日侧重于农耕生产。”约莫相当于民兵。
“户籍怎么解决呢?”于谨问到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