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五万魏军兵临徐州?!”
此时驻扎在徐州的是南梁豫章王萧综。他是南梁皇帝萧衍的次子, 如今临时驻扎彭城,总督各路军队,兼徐州府事。原本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叛魏后就去了建康, 大受南梁皇帝的欢迎。
萧综不可思议地看着手下, “你说这五万魏兵突然出现?之前一点迹象、消息都没有。”萧综觉得是手下欺上瞒下——五万兵马, 何等浩荡的队伍, 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是...是的...”士兵磕巴着回禀, “如今魏军已经攻陷了沛郡。”从沛县沿着泗水南下就能到彭城了。
萧综冷静下来,问,“大魏哪儿来的人马?”如今大魏起义四起, 中央军自顾不暇, 地方军忙着趁乱充实自己的实力。大魏从哪儿挖出的五万人, 悄无声息到了徐州?!
“打得旗号上书贺兰。”
贺兰?没听过。萧综心道,这是从那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人物?大魏将领中竟然还有保留胡姓之人?
将心中的疑惑丢到一边,萧综开始布置兵力,沉稳道, “说是有五万兵力,但是能有个两万就不得了。”虚报兵力是大家惯用的伎俩了。(贺兰定:不好意思, 惯例将从我开始改写。)
“全军戒备防守!”彭城郡就在沛县的隔壁, 自己这么个总督又在此,萧综觉得敌军下一步一定就是攻彭城。
“攻彭城?”贺兰定摇头,“我为什么要去攻彭城?彭城很难打。”徐州是平原和低丘陵地貌,平原九、丘陵一。而这十分之一的丘陵大部分都集中在彭城,组成了天然的防护城墙。
“但是这些山并不高。”于谨指出。彭城周边的丘陵只有一两百米, 对比清河地区的山脉, 简直算是小土坡了。
贺兰定摇头, “没必要死磕。”再矮的山, 那也是山,比人造的城墙高多了。
再者,“萧综就在彭城,彭城兵力最强。我们拿下周边郡县,再围彭城便是。”——农村包围城市!
贺兰定之所以敢这么打,主要是他兵多,又不缺补给。既不怕绕过彭城继续东下会被彭城在后面断了后路,又不需要一定攻下城池进行补给。
贺兰定笑道,“咱们速度快些,说不定能赶上秋收。”萧综一定料不到自己会绕过彭城继续东进,就肯定不会下令各地坚壁清野。贺兰定一波突袭拿下淮阳郡,说不得正巧能赶上一波田地大丰收。
“妙计!”于谨眼睛一亮。
自从跟了贺兰定南下,于谨突然发现打仗真的不是件难事:兵多、粮多,老大智商在线。这种配置之下,简直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战无不胜。
正如贺兰定所料,萧综是真的没料到他的动向。当他如临大敌,下令将士们在墙头日夜巡逻,又在山间设下埋伏之时。神秘出现的五万魏兵又神秘消失了。
“再探!再探!”萧综暴躁大喊。他已经觉得这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来无影去无踪的敌人令他不寒而栗。
“报!!!”传令兵翻滚下马,嘶哑着嗓子,“淮阳郡破!”
他为什么不来攻彭城?!萧综不懂,只觉一股凉气像毒蛇一般从脚底板窜到天灵盖。
他下一步会攻哪儿?
战争有三种形态: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人领土、破坏敌人资源。
“所以,不仅仅是砍下敌人的头颅才算是胜利!”说着这话的时候,贺兰定正带领着手下众将领巡视刚刚攻下的淮阳郡,入眼皆是金色的麦浪,六镇儿郎光裸着上身隐没其间挥汗如雨,好一派大丰收的场景。
“对对对!”诸人点头如捣蒜,看着堆成金山的麦粒子,笑得嘴巴咧到了耳后根。
“咱们下一步打哪儿?”于谨很好奇贺兰定的作战路线。眼下,他们已经拿下了徐州西大门——沛郡,徐州腹地——淮阳郡,对彭城郡形成合围之势的同时,也有潜在的危机。
“倘若南梁方面从淮阴—盱眙一线派兵援驰萧综,那被包饺子的就是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