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崇作为北伐大都督征调怀朔不成, 只得派自己的人手去打叛军。可惜,朝廷的脑子有包,给李崇派的两个副手都与李崇不合, 根本不服从指挥。

先有崔暹不服李崇指挥, 擅自和破六韩拔陵交战, 结果败得一塌涂地。

埋伏在大青山上的怀朔联盟军通过望远镜看到崔暹仓皇逃窜的背影, 嘀咕道, “中央军这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啊!”他却不知道,真正的大魏中央军在十七年前和南梁的钟离之战中已经全军覆没了。

因此,如今的大魏中央军是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要知道, 八十年前吴盖起义声势更甚如今, 匈奴、氐人、羌族纷纷响应, 一度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然而,大魏中央军一路从长安、过陈仓、至雍城,杀尽叛军,血洗关中。只一个眨眼的功夫就平定了叛乱。

哪里像现在, 中央军像个不中用的灭火队。大魏战火燃燃,灭火队的枪头滋滋冒着水花, 就没一处灭火成功的。

就连怀朔联盟军都看出了朝廷中央军是个软脚虾, 更不要说屡屡挫败中央军的起义军了。起义军声势越发浩大,他们除了在怀朔这儿吃了亏,简直横扫整个北境。

北方的冬日总是来得更早一些。眼见天气越来越冷,李崇终于苟不下去了——等真正的冬日降临,没有经历过真正严寒的中央军就更加打不动了。

而破六韩拔陵也等不及了——叛军没有后勤, 他们只能靠不停的攻城掠地来完成补给。眼下, 北边有怀朔铁钉子一样扎根敕勒川, 南边有朝廷军屯兵云军, 破六韩拔陵被夹在其中难受啊!

打怀朔,还是打云中,这是轻而易举的选择——破六韩拔陵集中兵力攻打李崇,李崇全力迎战。

“由他们打去吧。”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今怀朔便是渔翁。

外头战火纷飞,怀朔、武川、沃野三镇在搞大生产。那么多的降兵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是会出事的。贺兰定大手一挥做了安排:白天开挖河道、开垦荒田、重铸城墙、擀压毛毡.....反正有做不完的伙计。

到了晚上,也不能倒头就睡。郑夫子小剧场登场,洗脑时间到了。说书的、唱戏的、跳大神的,各式各样的表演方式最后中心宗旨就一个:入盟军,吃饱饭;跟贺兰,做好人。

“消耗太大了。”窦兴愁眉苦脸给贺兰定汇报着工作,“一直只出不进不是个办法。”

“去年的收成全被抢了,今年的春耕又被耽误了。”联盟军虽然拿下了沃野、武川两地,但是只是个空壳子而已。不仅没有资产,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老弱病残。

如今别看两军镇搞得热火朝天的,其实一直靠着吸怀朔的血支撑运转。可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是失血过多的病患,必须要给他先输血抢救回来,再慢慢治病。

贺兰定接过一个月来的消耗统计表,安抚焦躁的窦兴,“新一季的甜菜已经种下去,等这一波收割上来,两镇就能自给自足了。”甜菜抗寒耐寒,非常适合在北方种植。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能填饱肚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吃饭到不是大问题,真正糟糕的是商业。北境战火遍地,根本没有客商敢冒险前来。怀朔的羊毛生意订单断崖式下跌,几乎是齐腰斩了。这还是在刘记商行给阿昭面子追加了大批订单的情况下。

贺兰定沉声道,“羊毛生意可能做不长久了。”乱世之中,便是世家豪族也不过是战争绞肉机下挣扎活命的牲畜,那还有心思去追求什么“雪中见鹤”的风姿美仪呢。

“咱们需要调整一下产业结构。”战争中什么生意做热门?军火、药品、粮草。

贺兰定令人去请斛律金共同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往西南挺进,打通河西走廊,将敦煌区域收下,如此可以恢复商贸。”贺兰定的手指划过地图,给众人道明自己的想法,“或者,一路北上,先拿下抚冥、柔玄、怀荒,一统六镇,然后继续向北推进,北连大鲜卑山,东至营州呼应虎头。”

“大鲜卑山资源丰富。”煤炭、药材、皮草。而营州有铁矿。将这一带连成一片后,就是做药材和铁器生意也够联盟吃得肚壮腰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