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 位于内外长城之间,北接大漠,南扼三晋, 西望黄河, 东接恒山, 素有“塞上绿都”之称。
从怀朔到朔州, 先经稒阳道出大阴山, 尔后过杀虎口进外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上辈子的贺兰定不是个好汉,没去过长城。小时候是没条件去,长大后是人疲软了提不起精神去爬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是一种国家精神象征。
“孟姜女哭倒长城”则是反应了封建阶级对于劳苦大众的剥削。
总之, 贺兰定虽然没亲眼见过长城, 但是“长城”却贯穿着贺兰定的成长过程, 时而不时地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
在很小的时候,贺兰定还笑话过古人修长城之愚——就砌一道墙怎么抵挡住敌人呢?
然而,此时此刻,站在杀虎口外, 抬头仰望盘踞山巅之上的雄伟长城,宛若一堵巨人之墙让人望而生畏。
贺兰定才明白“不教胡马度阴山”真不是一句虚言。
哦, 差点忘了, 如今的自己就是“胡马”中的“胡”,“壮志饥餐胡虏血”的“胡”。
“哇~~好高啊!”
“天!那是龙吗?是中原的大龙吗?”
阿昭和阿暄仰头朝天,震惊于巍巍长城之威,嘴巴张大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是长城。”贺兰定指向山巅的一处凸起,“那里是烽火台, 狼烟起, 江山北望.....额....”说完贺兰定自己卡住了, 这词儿放在此时此刻似乎不是很恰当啊。
“为什么是江山北望?不是南望?”阿暄疑惑, 小指头指向南方,“梁国在南边呢。”
贺兰定:......嗯......除了沉默,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一旁的阿昭小眉毛一扬,笃定道,“这词儿是汉人写的吧。”北望山河,是失去的故土。
“不提这个了。”贺兰定一左一右笼住两小孩儿的脑袋,将他们带回队伍,转移话题道,“去看看阿大宝宝怎么样了。”
“哎!”提起小宝儿,两小孩儿顿时被转移注意力,一溜烟跑回车队,爬上马车,钻进去逗小宝玩儿。
阿大是阿英和青云的第一个孩子,尚未过周就成了“留守儿童”。这次贺兰定突发奇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给朔州分店送货,还捎带上了小婴儿阿大。
“嘘,小声些,小宝睡了。”车厢内,阿昭压低声音小声说话。
“哇,他好圆嘟嘟。”阿暄跐溜了一下口水,“像个甜果子。”竟是看馋了。
“你别乱来。”阿昭推搡着阿暄,钻出车厢,开始告状,“阿兄,他刚才想啃阿大的脸。”
“我就是觉得太可爱,忍不住。”阿暄噘嘴嘟囔着,“阿大要是我弟弟就好了,我就可以每天抱着他一起睡觉了。”
“我们有自己的弟弟。”阿昭提醒,“你忘了,斛律家的黑塔。”
“啊.....”阿暄愣了愣,他的确忘了这一茬了。
“等这次回去,我们去看看黑塔吧。”阿昭拉拉贺兰定的衣袖。
“好。”贺兰定点头,“正好看看朔州有什么特产,给他们带些回去。”
要说如今的朔州有什么特产,那就是羊毛制品了——原材料还是从敕勒川草原来的。
车队过了杀虎口,进了外长城,众人明显感觉到了气候的变化。
“太热了,不如咱们怀朔舒坦。”擦擦脑门上的热汗,众人感慨着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来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