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贺兰定在部落生意上投入的时间多了, 花在学习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张肃和徐清二人皆是松了一口气,两人准备趁此喘息间隙好好充实一下自己,每日手不释卷, 倒是比求学那会儿还要勤勉认真。

二人被将军府召唤去谈话时, 皆是心虚。

毕竟段将军派他们是去教书的, 结果眼下的情形也不知道他们教课是教得好与不好——夫子该教的都教了, 不该教的也教了。学生学也学了, 可是学进了多少,有没有什么效果,那还真说不清。

“小公子勤勉不缀, 热忠学习。”徐清只谈学习态度, 不谈学习效果。

“聪慧且才思敏捷。”张肃对贺兰定也是一通夸赞。

段长听了越发心中可惜, 一来可惜自己没早早关注到胡儿外孙,倘若在贺兰定小的时候,自己就把他接过来教导抚养,说不得能培养个天纵之才, 且与段家会更加亲近。

二则是可惜自家这个外孙,有眼光, 有心计, 脑子也够,却一根筋地不愿改姓,不肯踏入官场。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资质,蹉跎了岁月。

听完两个夫子的教学进度汇报,段长枯坐书房, 长叹一声, “唉。”

“阿爹?”段宁在书房外探头探脑。他刚刚向两位夫子打听了情况, 知道都他们说得都是贺兰定的好话后, 便想着趁热打铁,再来为大外甥谋取些福利。

“听说阿定读书读得不错?”段宁笑嘻嘻的。

“是不错。”段长看着自家儿子,哪能不知道他心里打得什么算盘。

“罢了,你就将那些人给贺兰送过去吧。”打一棍子,也要给个甜枣。

“哎!”段宁高兴应下。达到目的后,再也不多留,脚跟一转就跑出了书房。

看着逃一般跑走的儿子,段长无奈摇头,微叹道,“只愿那孩子是个表里如一的,日后能记着他舅舅的好。”

段长想要栽培、扶持贺兰定,最终目的也不过是为了“不争气”的儿子,以及段家日后的发展。

因此他此时也不能逼得太紧,一味督促贺兰定上进,反倒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段宁飞一般地跑出书房,待跑出他爹的小院,嗓门便大了起来,嚷嚷着让人备马,“那些人呢?都给我拴好了拉走!”

段宁拉着一串溜的流放犯抵达贺兰大宅的时候,贺兰定正在画食肆大堂的改造图纸。他准备把贺兰食肆改造成快餐店的模样,食肆的定位将更加平价且亲民。

“舅舅来了?”得知舅舅来访,贺兰定笔纸一丢,套上鞋赶紧去迎。

“还带来好多人来。”族人有些忐忑,搞不清其中状况,“打眼一看又百十来人呢。不知是何事。”

“阿定!”不等贺兰定细想,段宁已经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着贺兰定走来。

“舅舅是遇上了什么好事儿?”贺兰定瞧他意气风发的模样,便知不是麻烦事儿。

段宁可不就是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么。

先前他早就放出风声,要给大外甥解决人口短缺的事儿,结果朝廷的流放犯好不容易抵达了怀朔,却被自己阿爹扣住了不肯给。

“给你送人来了!”段宁高兴地指向不远处如同蚂蚱般被串成一串的流放犯们,“户籍文书都给你弄好了,以后这些人就是你贺兰部落的了。”

末了,段宁补充一句,“生死由你。”

这些流放犯被发配怀朔,按律可以落户为镇民。可是他们孜然一身来到这寂寥的北地,没有片瓦遮身,更没有土地牛羊等资产,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卖自己换一条活路。

“都是什么人啊?”贺兰定心道,可不能搞些穷凶极恶的坏蛋回来给自己添堵。

“什么人都有。”段宁冲贺兰定挤眉弄眼,“舅舅能不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

“那边的是工匠,会建房子。”段宁道,“没犯什么大事儿,就是修建宫殿的时候打盹,走了水。”

“还有几个给贵人做首饰,失手打坏了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