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军须靡的脑子被这冲击力十足的信息塞得满满当当,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都对回到乌孙产生恐惧。因为跟匈奴右部的三父子比,他的叔叔更加可怕。

末腻,人如其名,是个连备胎都算不上的次子。

没人知道猎骄靡为何讨厌这个儿子,但是现在次子坐大,军须靡的阿达和三叔、四叔全被这个二叔捏在手里,他要是再回到乌孙,肯定会被末腻一起送进天堂。

别以为有乌孙的贵人会议能保住他的命。末腻没对老父亲和弟弟动手就是因为大侄子还在外晃荡,动手只会促使国内的反对派去支持那个生死未卜的侄子。只要他把侄子也捏在手里,哪怕贵人一起逼宫,他也会处死自己的老父亲和弟弟,然后等自己的儿子长大后再处死侄子。

别问为何凡事都往坏处想,问就是天家不需太多同情。

拿赏金的叛徒带着军须靡经还未建立北庭都护府的天山之北进入西域,途径日后会成首府(乌鲁木齐)的天池时碰到一群古怪的商队——这群人里有男有女,人种丰富。不仅配备了骆驼上的骑兵保护他们,更是用大车的行李昭示了其根本不怕长途跋涉。

赶路赶成马上野人的匈奴人想打劫这支商队补给粮食紧缺,但是有个射雕者眼见地看到骆驼上的斗篷鼓起不规的轮廓,怀疑这是配了弩箭的大汉骑兵。

“别上前,继续赶路。”射雕者向同伴吹响骨哨,后者收起进攻的架势,继续朝着吐鲁番经高昌进入大汉入西的桥头堡——楼兰。

“这一路的汉人比我想得更多。”军须靡非容易击垮的懦弱之人。他的阿达在宫廷政变里艰难逃脱,后来带着冒顿的骑兵杀回夺位。祖辈的热血让军须靡不甘平庸,转而思考如何效仿阿达杀回乌孙老家。

匈奴是帮不了的。且不谈他如今的现状是拜罗姑比所赐,就说王庭自己都没救回还在汉地坐牢的于单,凭啥把精力花在军须靡上。

就凭他是单于外孙?

你觉得在已经不把普通人当人看的权贵阶级,外孙的分量重得过他自身安稳?

至于大汉……

大汉距离乌孙太远,历史上的乌孙愿跟大汉联盟是有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

解忧公主为何敢毒杀乌孙昆弥?一方面是翁归靡死后,她的儿子虽没继位,但都成了贵人会议的核心成员,而且她的大女儿出嫁龟兹,小女儿也嫁了乌孙的豪门世家。

最重要的是西域都护府的驻军能及时解救落入下风的解忧公主。

如今大汉没有建立西域都护府,也没搞定龟兹以北的西域诸国,所以无法帮助这个乌孙岑陬夺回王位。

但……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

问题是大汉的皇帝凭啥帮助乌孙的岑陬?而且这岑陬还是军臣的外孙。

军须靡的脑子未在长途跋涉中损耗太多,反而变得清醒起来。

一旦大汉有能力去支持一个乌孙王子夺取王位,那么透过这一举动可以看到以下事实——匈奴已无力阻止汉人北上,乌孙要面临一个压迫匈奴的可怕帝国。

如果时空可以共感,贞观时的唐朝邻居一定会与军须靡有很多话聊。

而这也是西南诸国对汉朝的想法。

他们可以幻想高山阻挡汉军,幻想森林令其不能拿下西南。可是这些高山森林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更别提在阶级不同的南夷眼里,锦衣玉食的老爷凭什么让吃糠咽菜的南夷赔着他们玩命?他在西南是奴隶,在大汉还不是奴隶?如果大汉愿搞那套恩威并施的面子工程,他有可能免了奴籍,成为一个正经国民。

中原为何推崇圣人?推崇那些君君臣臣的四书五经?还不是要洗脑黔首为权贵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