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赵椿的眉头打成了一个结,狐疑的看向身旁的史官。
“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
“你写的是啥,是人话吗,好好的事情不记录,啥鸡毛蒜皮都往上写,纸不要钱,墨不要钱啊,朕的国库还空虚着呢,经不住你这么造。”
赵椿自以为好声好气的问: “前面倒也罢了,为何要写朕痛哭流涕,还写什么至纯至孝,这不是驴粪蛋抹金面上光溜。
史官被他吓得战战兢兢,却还是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陛下,此乃实录,不可变更。”
赵椿猛地扔下书册,骂道: “朕是皇帝。”
“是太上皇的旨意,太上皇说,陛下就是顶顶孝顺的孩子,只是华朝开辟先例,怕后世污名,所以才要如实记载。”史官连声说道。
赵椿默默的收回手,翻了翻那一页,笑着说了句: “还是爹疼我,写的还挺好,来人,有赏。”
史官擦了擦额头冷汗,默默地退了出去。
赵椿看完了,心底很是忧伤。
自打他登基为帝后,爹就说在宫里头待着不自在,憋屈,非得立刻启程去南山,说好的时不时回来看他,结果倒好。
去了小半年了,就回来了三次。
赵椿阴沉着脸出去,结果当头遇上周儒等人,拉着的脸顿时更长了。
“参见陛下。”
周儒行礼,开口就说: “陛下可看过选秀的册子,如今后宫空虚,还需早早定下皇后人选才是正事。”
后头的卓迅坏心眼的来了句: “如果陛下一时半会儿选不好皇后人选,那先选个一二三四五个妃嫔延绵子嗣也是好的。”
“陛下,您也老大不小了,太上皇在您这年纪,孩子都生了三个了。”
赵椿被他们念叨的不耐烦,拧着眉头骂回去: “华朝初立百废待兴,朕都忙得没时间吃饭睡觉,你们也不知道帮帮忙,就盯着后宫那点事儿,烦不烦人。”
周儒慢悠悠说: “朝堂重要,后宫亦是重要。”
“嘿,你这老小子……”赵椿一瞪眼。
周儒继续说: “如果陛下选不好,不如让微臣拖着这把老骨头去南山,婚姻大事听从父母之命,确实也是合情合理。
明摆着威胁,皇帝你不选,我们就只能去找太上皇选了。
赵椿更糟心了,心想当皇帝也没啥好的,天天别一群老头围着唠叨,房中那点事儿都要管来管去。
怪不得爹不想当皇帝。
赵椿摸到了一点赵梦成的心思,但只能认命: “行了行了,朕心中已有人选。”
这话吓了周儒等人一跳: “不知道何家贵女有此荣幸?”
卓迅眼珠子一动,将册子上的人选扒拉个来回。
赵椿摆了摆手: “这就不必你们操心了,等朕跟她商量好了就娶进官,你们只管把皇后册封准备好。”
说完迈着大步就走,压根没给他们追上来的机会。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
周儒看向卓迅: “卓大人,别人不知道,你与圣上一直亲近,必定略知一二。”
卓迅大喊冤枉: “下官哪能知道圣人的心,周太傅想知道,不如去问问荣亲王,他定然知道。”
一听荣亲王名号,众人都不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