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他们家误会了, 炙百味可不属于侯府。”何雯解释道。“只是,还想请问陆老夫人,那江老夫人是单独说给你听, 还是也说给别人?”
陆老夫人了然一笑。“那日,虽说是跟我说话, 但也没避讳周围的人, 也跟别人聊了几句这事。”
“多谢陆老夫人。”何雯听罢,向陆老夫人行礼拜谢。
陆老夫人回礼。其实, 同为文官, 陆家和江家平时有些交际,江家人口多,与钱财上看得重些。这几年, 越发的不堪起来。外面看着一团锦绣,内里已经腐烂不堪,侯府当时正是蒸蒸日上之时, 怎么找这么个亲家。
当然这话心里想想,陆老夫人也没揭这个短。
“也不知当年你父亲怎么会与这样的人家结亲!”回到侯府, 何雯也在吐槽。
戴氏在一边听的也很气愤。没听说过在外散布姻亲家谣言的, 脑子叫驴踢了不成。“母亲,一会我就给老四夫妻俩去信, 再派人去江府,让他们府上不要四处散播谣言。”
这个江氏,上次回来就言语间想要入股炙百味,没想到回娘家还编排。府里这么多产业, 各房也有私产, 又不是没有赚的比炙百味多的,那些她不眼红, 只知道盯着她跟母亲开的这个店,眼皮子也是够浅的。
“信要寄,江府也要去。但不是今日。”何雯按下戴氏。“今日我刚刚宴请陆老夫人,回来就派人去江府,明眼人不用猜,一看就知道是谁传给我的消息。放两日,你与侯爷都写封信,还有,江氏这次回顿丘前,不是在院子里留一个管事婆子吗,江府那里就让她去一趟,与他们府上说明白,他们府上跟谁说的谣言,就自己找了去辟谣,不然,这江家的女儿我们侯府不敢要。”@
店铺入股这事,之前不是没问过江氏,她自己拒绝了。后来看赚钱回过味想加入,何雯怎么可能同意。
同甘共苦你不在,荣华富贵你不配!(注)
虽然他们没真的苦,刚刚开店就赚钱了,可难道戴氏她们三人当初就没想过万一赔钱怎么办吗?谁都不傻,可为什么蒋、朱二人当时同意了,她拒绝呢?
有些人太“精明”,其实是傻。
“是。”戴氏应道。“母亲,当年也找人打听过他们江府,没这么不堪!”
当年,老四虽然中举,但只是孙山之名。京籍考生本就参考的少,录取的多,他尚且是这个名次,何况跟全国的举人比拼,父亲想着给他找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婚后跟着岳丈,也能精进一番。
可书香门第既看不上四弟的那点子才华,又傲气,不愿意跟他们勋贵人家结亲。
寻寻觅觅,找到江家。江氏的祖父就是举人出身,她父亲,嫡兄都在朝为官,家里还有几房远亲,也都为朝廷效力。虽不是jsg簪缨世家,但也有三代累积。这样的人家,配老四,也不算屈了他。
谁知,今年春闱,老四没参加,竟然不声不响的找了个外放的缺,直接以举人身份出仕。若说这其中,江氏没吹耳边风,戴氏不信。
父亲如果泉下有知,一定大骂老四是个不孝子。
“你父亲只会看到他家做官的多,会读书,都不一定会打听后宅之事,咱们家也跟文官家不熟,胡乱打听,也打听不出什么内幕。”
这门亲事老侯爷亲自定下,他找文官打听,也只能是同朝其他官员,人家谁跟他说江氏内宅之事。就算知道,正经人不愿意说,不正经的巴不得看乐子。
戴氏当年打听,只听说江家困难些,日子过得紧吧。这也没什么,文官家庭,讲究一个清廉,这在对读书人有滤镜的侯府看来,这哪里是缺点,这妥妥的优点啊。
现在看,清不清廉不知道,困难是真的,但不是她们设想的清贫不爱财,江家不仅爱财,还爱别人家的财。
*
这日,叶侯写好给老四的信,送到戴氏这来。
“府里最近修什么东西呢?我看后门有工匠进进出出的。”叶侯放下信,顺便问戴氏。
今日他回来的早,见到有工匠从侯府后门方向出来。
“恩,我让人给府里修一座冰窖。”戴氏找来封印蜡,将信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