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今年春闱虽然主考官早已经定下,但凡事康熙还是让太子定夺,会试考完之后,进入紧张的批卷期,最优异的文章会被挑选出来,先由太子审阅,再呈到御前最终定下一甲前三。

胤祾本来还忍着,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借着探望兄长的名义,跑到了东宫的正殿。

“咳咳,呀!这是会试录取的文章吧?这字写的可真好,行文流畅,言之有物,确实不错。”

太子瞥了他一眼,继续默不作声,观察他究竟想干什么。

偏胤祾只与那佟佳法海见过一面,压根不识得他的字迹,于是又装作不经意间跑到太子的右手边,挑开那一叠卷子,想要看看姓名。

“嘶!”可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卷子还糊着名,一张也没撕开。

“怎么还遮着不让看呢,这科举不就是为了选拔人才的吗?看不见名字,怎么知道这个人才是谁?”

“这是为了以示公平,防止朝中阅卷的官员谋私,待送到皇阿玛面前,这些自然会撕开。”

“哦……”胤祾有些手痒,盯着那糊名的地方,恨不得看穿过去。

“你素来是不关注这些的,怎么今日对他们如此好奇?可是想知道谁在不在这里头?”

若保宁想知道,他到时候得了结果,差人去告诉他一声就是了。

“没有!怎么会呢!我就是今天来看你,正好瞧见了,才问一句罢了。”

太子最了解他,胤祾一紧张声音就会不自觉大些,所谓虚张声势正是他如今这样。

“听隆科多说,你那日出宫见了一个人,你是想问佟佳法海是否被录取了吧?”

“我就知道隆科多这人靠不住,果然他这就急着来你面前卖乖表现了,今后我可不再要他作陪了。”

太子本来就是故意告诉他隆科多泄密,隆科多上一世可是老四的左膀右臂,此人断不可轻信,他这样做,也是想让保宁防备着此人。

“叫他陪着玩乐倒没什么,他熟悉宫外的这些地方,也能护卫你的安全,不过若是交友,他就罢了,他引荐给你的佟佳法海还算不错。”

“是吧,哥你也觉得法海这人值得交好,我与他虽然只吃了一顿饭,但也看得出他是谦谦君子,颇有魏晋古风。”胤祾不动声色替法海在兄长面前刷了刷好感。

又故作懊恼地说:“我那日见了他,觉得实在投缘,一时昏了头,就开口向他许诺,若他能中进士,就让他给弟弟们做老师,这件事确实有些难办,所以我才急着想知道他到底考中了没有。”

太子自然早已从隆科多嘴里知道了这件事。

“你呀,到底是心思单纯,往后可不能轻易对人许诺,旁人会觉得你容易哄骗,今后变本加厉,问你要官要爵,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你若那时候不应承,他们便会在人后编排你的不是。”

“不至于吧。”

他心想:我好心帮他们,那是我乐意,不帮也很正常,我又没有收他们好处。

“你渐渐也长大了,如今也有了爵位,可以参政议政,要知道,有时候人言,也可以化作利箭伤人,甚至会比真正的利刃伤你更深,那些编排你的言论,若是被有心人传到皇阿玛的耳中,皇阿玛相信了,你可知连爵位甚至性命都难保。”

“不会的!皇阿玛怎么会相信那些外人,我可是皇阿玛的亲儿子!皇阿玛怎么也会向着我的!”

太子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曾经他也以为是这样,然而现实却是无比残酷的。

可他不希望让保宁过早地知道这份残酷。

“等皇阿玛定下名次,糊名便会会揭下,你若想知道法海是否录取,到时候我替你仔细瞧一眼。”

太子一顿,为了避免保宁提心吊胆,特意安抚:“即便他考中,你也不必担心许给他的承诺不能兑现,十三和十四正好缺一名专门教导他们的老师,到时候就由我向皇阿玛举荐他。”

“若是太子哥哥亲自举荐,那自然是万无一失,这次是我冒失了,保证以后不会轻易向他人许诺的。”

“嗯,对了,也别光顾着给别人找差事,你自己呢?可想好去哪个衙门当差?”

一提起这个胤祾就蔫嗒嗒的。

“不能不去吗?”他像小时候一样蹲在亲哥脚边,抱住他的一条腿,巴巴地小声试探。

“我自然是允许你什么都不做的。”太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胤祾顿时露出笑,紧接着太子又说:“可皇阿玛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前两日,皇阿玛还曾私下与我说,八旗好些子弟只领俸禄,却不为朝廷尽力,得打发他们去皇庄种地,或者让他们到蒙古去放牧,你也想去吗?”

吓得胤祾一个激灵就站了起来。

“我不要!我才不去!”

可他实在也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六部之中,兵部刑部他是肯定不合适的,礼部有老三,他就懒得去凑热闹了。户部经手银钱,大笔大笔的账得核算,万一他要是哪天睡迷糊了,给弄错了,那罪过可就大了。吏部人情关系复杂,他不想去,工部成天不是忙着修河渠修路就是补城墙,实在无趣。

“你若实在不知道做些什么,去内务府当差可好?凌普如今是总管,大事由他经手,倒也用不着你怎么操心,十二的舅舅托合齐也是个可用的人才,让他也给你当副手,你还跟现在一样,偶尔去点个卯就行了。”

前世内务府被皇阿玛交给了老八掌管,倒是借此狠狠地攻讦了他,这一世,他可不打算让老八再触碰到这块。

“好啊,内务府我倒是熟。”

凌普是太子哥哥的奶公,托合齐是十二的亲舅舅,大家都是自己人,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麻烦的。

会试张榜的前一日,太子就差人把法海在录取名单上的消息传给了胤祾。

张榜后翌日,便会在礼部设恩荣宴,康熙并未出席,太子倒是露了面褒扬了几句新科进士,在席上,自然少不了作诗,法海表现不错。

宴席结束后,太子至乾清宫回禀,特意借此举荐法海给十三和十四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