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叛国世子(二十)

反抗军那一边, 现在已经大概了解了山口平顺的战略布置。

结合实际与情报可以知道,反抗军是没办法直接一路北上攻打安京的。于是经过了讨论和抉择之后,反抗军的上层便立刻变通了作战方式。他们打算分别进攻安京东部和西部地区,逐渐将安京包围起来。同时促进国际对瀛国本土施压, 逐步瓦解瀛国的势力。

正好这个时候, 林衍将关于茂国和瀛国的边界冲突消息告知了反抗军。

陈曦昂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消息背后的含义,迅速组织人手去联系茂国。茂国与反抗军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 又经过反抗军中能言善辩之人的反复劝说, 最终下定决心就边境冲突一事向瀛国发兵。

反抗军与茂国达成一致后, 预备双方各自从南北进攻。夏国牵制住在夏国国土上的瀛国军队,而茂国率军前往茂瀛两国边境的争议的地区。两股力量一起向瀛国施压, 分散它的军力布置。

***

内部深陷泥沼,外部危机四伏,这样的变化显然使得瀛国的处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山口平顺这边原本还因为反抗军退军的消息松了一口气,可现在又重新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愁绪如同阴云一般, 又再一次遍布了使馆的各个角落。

眼见茂国那边动用了空军威胁到了瀛国的首都, 反抗军也沿着东西两方包夹安京,瀛国上下都逐渐动了投降撤军的想法。

山口平顺虽然不甘心, 但是他也拗不过自己的上级。况且看这个架势, 投降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毕竟要是他们真的向夏国投降之后,夏国必然会动员国际, 对瀛国曾经的犯下罪行进行定罪和索要赔偿的。

不过瀛国人倒是不为此感到担忧,因为夏国人压根掌握不了多少证据。他们能提供的证据无非就是在开战之后, 平民提供的证词和部分屠\\\杀影像, 这些都可以推卸责任给瀛国军队最底层, 以一句“因为军队基层素质不高”作为了结。

而其他的一些刺杀行动, 或是对夏国学生、教授和工人等等的暴力镇压, 也完全可以推给汪敏手下的夏国“傀儡政\\\\府”。

至于发动战争的推手,从瀛国官员中随意推出去几个不重要的人去当“替罪羊”就好。

虽然夏国人完全不会相信这套说辞,可他们又能有什么证据证明呢?没有确凿的证据,山口平顺等人就能够在投降之后大摇大摆地离开夏国。

离开了夏国之后,他们在瀛国依旧是“战斗英雄”。甚至能因为这个头衔享受到不少福利,安安稳稳地在瀛国生活下去。

而那些因为他们残忍手段丢了性命的夏国人,却就只能带着沉默的真相,永远地沉睡在土地之中了。

在接到来自瀛国首相的投降撤军的密令之后,瀛国大使馆内的烟火就没有停过。

在山口平顺的指令之下,大使馆的上上下下都在把各式各样的资料统统烧掉。连带着军情局以及傀儡政\\\府的一些有关瀛国罪行的资料,也统统被扔进了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