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清池在七岁之前不姓江,是跟着郑远乔姓,和江晓一家三口住在现在江志德住的这套房子里。
在这之前,他对江志德的印象寥寥无几,只知道自己逢年过节要跟着父母来看望,需要叫他外公,即使江志德不爱搭理他们一家人,也要在新年的第一天给他拜年。
严肃又不爱笑,对郑远乔格外凶,这是江清池还小的时候对江志德的所有印象。
但江盛兰不一样,她爱笑,温和,对江清池轻声细语时,会让他想起母亲,所以江清池和她亲近很多。
搬家到大院的第一天,跟着江清池一起来的,除却贴身衣物和江晓上周刚给他绣好的青色小狗玩偶外,还有两张遗照。
事情发生的突然,前一天江清池还在因为第一天上一年级苦恼作业太多,和他们在餐桌上抱怨,第二天剩菜还留在厨房,但放学后江清池却被带江志德接走了。
知道江晓和郑远乔去世的消息时,江清池并没有太多悲伤情绪,不知是不是江清池从小不爱哭的原因,连泪都没掉一滴。
去大院是在他们去世的第四天,在此之前,他只在逢年过节时会过来一趟,每次过来,大院的小孩都会好奇地扒在门框边看他。
这次也一样,江清池觉得自己跨进大院的一瞬间,那些小孩的视线便投在了自己身上,但好奇变成了别的情绪,是他在葬礼上见过很多次的,带着些难过,又带着些同情。
只有一个小孩不一样,江清池其实对他有印象,江盛兰每年给自己做栗子饼时对方都会趴在厨房假装帮忙,最后总能如愿地拿走一半本属于自己的栗子饼。
五岁的小孩,个矮,脸圆,看着他的大眼睛里只有挑衅,仰着头的样子很有气势,语气却虚虚地说:“你!过来给我推车…”
江清池小时候其实不爱理人,江晓和郑远乔就这件事教育他了好多次也不见效,但也许是那天对方没有对他表示同情,江清池过去推了一把。
对方脸看着圆,身体却比江清池想象中轻,力道大了,江清池一把把人推到了地上。
对方的眼眶几乎是瞬间就红了,但忍着没掉下眼泪,追问着自己江晓和郑远乔是怎么教自己的。
江清池瞬间明白了对方对这件事并不知情,于是他把人骗回家,给他创可贴后故意指了指墙上的照片。
预想中的同情眼神还是没有,对方忍了半天的泪倒是掉了下来,眼里全是伤心和愧疚,看着他的眼泪,江清池愣了半天,却在江晓和郑远乔去世后,第一次产生了轻松和悲伤交织的情绪。
当天江清池从江志德的嘴里知道了肖齐的名字,并因为把人推到地上,得到了两位老人的批评。
在江清池所剩不多的记忆里,郑远乔和江晓都是很温柔的人,对他总是轻声细语,连他做错事也是有话好说地进行教育,所以从一开始,江清池并不服从他们的教育方式。
对应的产生的结果则是,江清池一开始并不喜欢大院的生活。
大院的生活对他来说陌生又讨厌,不习惯早上被号角声吵醒,而不是江晓轻拍着他的脸颊让他起床,上下学路上郑远乔自行车后面的专座也没有了,要和大院的一堆小孩挤在一起,坐着校车去子弟校。
江清池小时候性子静,自事故之后更是不爱张口,更别说争抢,所以车上位置不够时他总是站着。
但偶尔也会有例外,如果对方没睡懒觉,校车刚停下时,就会有一道身影冲在最前面,等到江清池上车,对方总要不情不愿地让他坐自己的身边。
江清池其实并没有很想坐,因为肖齐坐一半总是要睡着,倒在他身上时又不能推开,会让他很累。
不能推开的理由很简单,是江志德叮嘱过江清池无数次的,江晓和郑远乔的事故如果不是肖爷爷帮忙,是找不到肇事者,也拿不到赔偿的,所以要对肖齐好一些,要一直把他当亲弟弟。
江志德和他讲十件事江清池有九件都不服从,却唯独把这一件事做的很好。
原因上,肖爷爷的恩情只占一部分,剩下的则是江清池心甘情愿。
追溯到开始,江清池也是不情愿的,肖齐闹人,虽然脾气还算好,但生起气来要气好久,江清池不会也不想哄,在江晓和郑远乔离世之后,他的情绪总是反常又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