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和吉尔伯特在冷泉港主持召开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专家会议的消息, 在一个星期后传到了国内。
国内生物学圈子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国际性的计划!是全人类的计划!我华国泱泱大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怎么能不参与这项计划!”
“美国已经公开表态,将这项计划列入明年的国家预算,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也表示将参与到此项计划中来, 我们华国不能落后啊。”
“是啊, 日本都参与进去了, 这不仅事关民生,而且基因优化,这是一个民族的事业啊!”
“但是人家没有邀请我们华国参与的意思,我们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
自从得到冷泉港召开专家会议的消息后, 华国生物学最顶尖的一批人已经不止一次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甚至许多早早已经退休的华国第一代生物学者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参加会议。
“田老已经向中央反映过这个问题了, 官方也通过驻美大使向美方表达了我们想参与的愿望, 但是美方一直在推脱。”
“那民间关系呢!老王啊,你以前不是去过冷泉港参加会议嘛?你能和沃森先生联系上吗?”有人这样问道。
那位被称为老王的生物学家苦笑着摇头,“我只是去冷泉港参加过一次关于肿瘤的国际会议,虽然会议是沃森先生主持的没错, 但是我哪能跟人家联系上。”
“那小张你呢, 你不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吗,听说毕业后还在冷泉港实验室实习过?”因着冷泉港的实习经历, 这位张教授一回国就逃过副教授,直接被授予了教授头衔。
“我能进冷泉港实习,是因为沃森先生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 芝加哥大学每年都有几个冷泉港的实习名额,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实习了一年,但一共也没见过沃森先生几面!”张教授苦笑这说道。
现场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这时,突然有人开口道:“陈教授,你们华清的李教授是不是能和美国方联系上?”
这人口中的李教授自然是李铮。
陈安帮闻言,面上不由露出无奈的神色,“李教授他在华清奖设立仪式后就请假出国了。”
“出国?这时候出国?!平日里抱着外国人大腿狐假虎威,这要用到他了,他就出国了,还真巧啊。”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副教授。
他在这个年纪能被聘为副教授也算年轻有为,但很明显,他的品德并不能匹配他的头衔。
“陈志斌!”一位老教授喝道,面色十分不好看。
众人虽然没有开口斥责,但是目光瞥过这位听说是海归的副教授,眼里却隐隐带上了些不屑。
李铮是高调了点,但人家有高调的资本,这里的许多教授可是去听过李铮的课的,从李铮那本指南中收益良多,因此对于这种无端的指责,众人当然更加偏向李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