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布艺小作坊来做活儿手艺倒还在其次, 沈若最看重的是这人的人品如何,是会老老实实做活儿不搞小动作的,还是那种赚了点钱就要飘的。
虽说自家摊子上卖的东西都不是什么贵价的, 但要是手底下人学走了自己开个摊子拿去卖,那生意自然也会受些影响。而现在布艺作坊签过契约的这些人是大概率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人,既然愿意签她们,沈若自然是对她们有所信任。
但如果真有那种眼皮子浅的拎不清的,或是被人游说之后“叛变”的, 那沈若自然是要来追究的,毕竟契约上头已经写明了不能将“珍宝居”的各种小设计外传, 若是外传就需要赔偿。
这些条例大家签约的时候都已经听过一遍了, 都是点了头的,了解了全部内容之后才签下的,完全具有法律效应。
大家应该也会掂量掂量。
周兰的速度很快, 一下子就喊来了三个婶子, 花婶子也在其中。
她笑容满面地迎上来,“若哥儿, 听周兰说有不用针线的活计,我一听就来了,这是要我做什么?”
“我做了个新玩意儿, 要教给你们来做。”沈若冲她点点头, 指了指周围堆着的折叠小马扎木质的部分说道。
另外两个婶子是李善桃相熟的, 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因为手上茧子太厚才捏不了针线。她们俩不怎么爱说话, 为人老实本分, 做活儿也很仔细。
花婶子立刻点头, 她原本在家里拾掇鸡窝, 听到屋外头有动静立刻就出来了,没成想是周兰找上门叫她来做活儿。
她自从进了这布艺作坊,也不是每日里都有活儿干的,大部分的活计都还是要针线手上功夫,她不擅长这个便不会主动接,但一有裁剪布样的活计她总是冲在最前头,做得仔仔细细的,不出一丝错。
前几日裁剪的太多了暂时就没活儿可干,花婶子也就没找周兰去,那些布样都能用上三五天了,以为自己接下来好几日都没活儿。
但没想到今日竟然来了活,还是周兰亲自来找!她现在都有点儿乐得找不着北了。
沈若见这花婶子逢人便笑的,还有点微胖,看着便有些亲近。
“婶子们先坐,你们都那么聪明,我教一遍你们肯定能学会。”沈若适时拍个马屁,叫花婶子脸上乐开了花,另两位不苟言笑的婶子也露出点笑模样。
周兰在沈若的示意下进了屋里将沈若先前做给自家阿爹的那三个折叠小马扎拿出来,当着几人的面儿挨个打开,戳在地上摆好了。
“这就是今儿若哥儿要教你们做的东西,坐坐看?”周兰道。
“这……”花婶子有点踌躇,这瞧着这板凳竟然是用布做的,她坐上去真的不会坏?
周兰见她这模样就忍不住笑:“快坐,这马扎稳当着呢!若哥儿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次的。”
看到另两个一起来的都已经在这上面坐下了,花婶子这才一咬牙微微撅着屁。股往下坐,还悬空了一瞬,生怕自己的体重要把这几根薄木条和布搭起来的板凳给坐坏了。
沈若道:“你放心坐下就是,不会坏的。”
花婶子心一横,稳稳当当地坐了下去。
“诶?我这老重的人坐上去竟然能撑住?”花婶子顿时惊奇道,她中年发了福,丈夫都抱不起她来,这又薄又细的小板凳竟然能叫她坐的稳稳当当?!
沈若点了点头,眉眼含笑。
要做这类东西,自然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三角形就是最稳定的形态,支撑着的木条选用了在虎头山上能找到的密度最高的木头制作,交叉固定十分稳固;还有那凳子表面的布料,那是用布条一层叠一层的交织在一起的,这样不仅仅增加了摩擦力,也增加了厚度和承重能力。
哪怕像沈富贵那样巨大的体型的人坐上去也不容易坏。
沈若脑海中没有比沈富贵更胖吨位更大的人,所以只好用他来设想了一下。想完之后,沈若心道:晦气,随后把他挥出了脑海。
那两个婶子坐在上头感觉舒舒服服的,这东西瞧着好像不太结实的样子,但是坐在上头才能切实的感觉到有多牢。而且这凳子竟然还能叠起来!
方才看到周兰那动作的时候,她们俩都看呆了!
花婶子也回过味来,坐在这折叠小马扎上面不由地兴奋起来。这东西肯定会卖的很好吧!要是卖的好了,自己就能帮着做更多,那以后就不愁没有活计了啊!
要不怎么说这花婶子脑子灵活呢,只这么一会儿就想到了以后去了。
周兰也端了张小椅子出来,坐在沈若身旁。这活计自己作为管事的自然也要学,要是以后分配活计有人不会的她还要负责教。
“这里拢共有二百件,东西多了比较重还占位置,拿来拿去不方便。这活计便暂时先在我家做。”沈若善解人意道,这老多要捧过来捧过去,做完还要送回来那着实不方便,倒还不如直接在自家做了完事。
“好。”大家闻言纷纷点头,确实是啊,这东西虽说瞧着一个个都不大,但是叠在一起那还是很多很重的,家里也没那么多地方堆,而且她们也生怕把那木头架子给弄坏了。
还是在这里做好这样最方便,也最省事儿。
周兰进屋去把先前和李善桃一起裁剪好的布条拿出来,两人都是爱干净整洁的人,做活儿的时候也不例外,她们剪下来一大堆,都随手码好了,瞧着都是整整齐齐的。
“接下来你们瞧仔细了,先将布条的顶端在这里绑上一个死结……”沈若开始教她们做布艺折叠小马扎的凳面,那打的死结自然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东一下西一下,这样两边的死结打的会很难看。
像沈若这种有强迫症,极度追求商品美观对称的人是忍受不来死结的位置和方向不对的。
所以沈若从打结开始教起,之后到布条摆放编织,事无巨细地一一教了。
花婶子和那两人都瞧的很仔细认真,沈若做一步她们做一步,要是有哪里搞错了还会问沈若。周兰学得也很快,那两个婶子手上茧子太厚了有时候不够精细,但是得益于干农活的手力气就是大,绷起来的布条瞧着特别好。
沈若是对着她们夸了又夸。
那俩婶子哪里经历过被小辈夸的事儿,顿时就被逗笑了,但脸上却冒出了激动的红晕。
在家中婆母总说她什么都做不好,连件衣服破个洞都补不好,但是到了这儿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似的,对自己也有了许多信心。
——原来我不是什么都做不好啊,我绷凳面绷的特别好!
这可是咱们村里最出息的若哥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