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若端着空碗拿回厨屋去的时候, 那些婶子们就都来了,一个个都挎着篮子,里头装的是做好了的成品。周兰先上前招呼着, 叫她们在长凳上坐了。
“周兰啊,你快瞧瞧我做的,不错吧。”有婶子立刻就拿出手头的东西让她看,还和周围的婶子们聊起自己有了这能赚钱的机会兴奋极了,白日里做的上了头, 竟然梦里都还在缝东西呢。
“我也是,这一针一线的完全不敢怠慢, 可仔细着做了。周兰你也瞧瞧我的?”
“你们等等, 检查这活儿是刘三娘来,让她瞧就成。”周兰一直记着沈若和她说的管事经,她是管事也就是统筹者, 不能什么小事都管, 要不然所有的东西就都该乱套了,还会让她忙得团团转。
现在她手底下有人, 那些活都能分配出去。
她要做的就是记录分发下去的活计和拿回来的东西数量,在若哥儿给的那张纸上画“正”字。
说起刘三娘,刘三娘就到了, 她也不客气直接在长凳上一坐, 有模有样道:“有没有昨儿带回去了都做好了的, 我一个个瞧。”
昨日分发下去的材料不少,只不过大家做的东西都不尽相同, 有的费时间有的却快, 所以这会儿有人都已经把自己手头的活儿给做完了的。
“有。”做了那布艺挂件的婶子将自己的篮子提了过来叫刘三娘看。
一共做了六十个, 满满登登摆了一篮子, 刘三娘毕竟是拿了钱办事的,这会儿更是上心,拿在手里一个一个看得仔细。
“你这五个带回去拆了重新缝,叠布的时候就歪了。”刘三娘挑出五个瑕疵品递回去,把那剩下的五十五个收了。
周兰在一边记录下来,有瑕疵品要重做的也得记下,这不算做错就是还不够仔细,但是处于若哥儿说的可以谅解的范围内。毕竟六十个里头有五个瑕疵,还算少了。
可那婶子信心满满的来,又是头一个,结果出了五个瑕疵心里就不舒服:“这……我瞧着也没多歪,这怎的就不成呢?”
“就是不成的,下次做的时候还得再仔细些,尽量做的规整。”周兰作为管事的,自然要说上一嘴。
那婶子捏着五个挂件,只好点了头。重做就重做吧,总归这东西简单,到时候再更仔细一些就好了。
沈若恰好出门来,大家瞧见他了立刻笑着跟他打招呼。沈若冲她们点头示意,他在屋里头忙活,也听到了外头的对话,这件事确实就得这么来,今日要是歪了缝线没退回去,那下一次再拿过来的就会更歪,所以高要求就得是从一而终的。
只要有一次放松了一点,那之后做出来的东西就完全不敢保证全都是规整的了。
沈若气定神闲地走过去在另一条长凳上坐了,“干娘,刘三娘你们不用管我,继续就是。”
婶子们也不知道怎么了,原本气氛还好好的能随口说说话,逗逗趣儿的,结果若哥儿一过来,大家就都安静了下来。有人悄么地瞧一眼沈若,总觉得他的气质好像和以前很不一样。
那个涂脂抹粉的艳丽影子在脑海中变得格外模糊,像是蒙了一层雾气,还有后来他未婚先孕时下田干活总是低着头,失魂的模样,全都渐渐地无法回忆起来。只能记住他现在眼神熠熠,哪怕不说话就坐在那周身都笼罩着一种气质,明明脸上带着浅笑,但就是让人有些不太敢盯着肆意打量了。
之前裁剪完之后才叫她们带回去的,那些碎布都还在家里堆着,正好这做挂件的婶子做完了手头的活计,就又给她派了糊千层底的活。
“这散料碎布是过了秤的,到时候糊完拿回来也要过一遍秤。”周兰给她拿了二十斤碎布头,用麻袋装了,糊千层底还需要米糊,要的量确实不多,李善桃便进厨屋去从米缸里头舀出来一陶碗的白米,一整碗能熬出不少米糊,拿来弄这二十斤的碎布头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