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都等了挺久了, 眼见着那盖着红布的物件儿就在眼前,但就一直被吊着胃口,就是不掀开, 这会儿都等得着急起来。
“沈村长,你可别卖关子了,快点儿放出来给大伙儿看看啊!”
“别急,等人来齐再说,总归少不了你们的。”村长笑着应了句, 吩咐村里人去他家挑了几担粗粮过来,就放在红布上。
这会儿要买“若斗”的那些村子里头还有两个村的人没到, 都是十里八乡的人, 随口一听乡音就知道大概是哪个村子的,这会儿聚在一处就凑一块儿谈天说地,顺带着问问那“木箱子漏斗”大约要卖多少。
沈家村人知道的, 这会儿收口如瓶, 挑着眉说待会儿不就知道了?其他人呢,都是一问三不知。
其他村里来的人这会儿都不继续问了, 毕竟啥也问不到,白费劲儿。现在就等着沈家村的村长说开始。
沈若心思细些,让家里人烧了水过来, 边上摆着一摞摞不要钱的干净竹筒:“各位叔婶, 你们要是渴了直接到这儿来舀水喝, 都是新烧开放凉的井水。”
大家没想到过来这儿买东西的,还能喝上水呢!
边上人有猜到他就是沈若的, 毕竟沈家村里最出名的, 除了顾允顾秀才外, 就是沈若了。不过以前是因为“未婚先孕”的丑闻出名, 但现在可就不是因为不好的事儿出名,而是因为他发明出了这‘木箱子漏斗’出名。
大家都是奔着“木箱子漏斗”来的,所以对沈若就自带好感。
这会儿还听他说准备了凉水呢,大家一窝蜂地就凑过去了。
“过来花了不少时间,确实渴了。给我来一竹筒吧。”
“可真贴心,正好渴了。谢谢啊。”
虽然还没见着那“木箱子漏斗”但大家伙儿急躁的心情似乎都被那恰到好处的凉水给抚平了。
“你就是沈若吧,可真不得了,早就听说你想出的这东西厉害了,这不,刚听见要开卖的风声咱就从河东村赶过来了。”
“俺们也是,往年称粮税时候腰都要断了,就等着你这发明让俺们明年好好歇歇呢!”
“真想瞧瞧咋个省力气的法儿,啥时候能开始啊?。”
“咋感觉你们村的井水都甜些的呢。”
一堆人围着沈若,热情地问候,能发明出物件儿的小哥儿确实少见,这会儿都起了点儿想要巴结的心思。
“快开始了,你们待会儿可瞧好了,会找人来这儿当面演示用法呢。”
“嗐,咱们这一片的水源都是同一处,我们沈家村的井水甜,难道你们村的就不甜了?我看就是你现在渴得狠咯。”
沈若一一笑着回应几句,把人逗得哈哈大笑。
那几个爱说嘴的婶子瞧见了又凑一块儿嘀咕。
“哪有谁家未婚的小哥儿抛头露面跟人嘻嘻哈哈的?真是没眼看。”
“还烧了水带过来,也不知道咋想的,用得着费这事儿。”有人格外不理解,这群人过来像是要买东西的,还给人家水喝,真是嫌家里柴火多烧不完了。
“人家没成婚那不是崽儿都有了么,说起这个,怎么不见顾秀才?”
“刚也没瞧见,估计还在那棚子里头吧。”
顾允确实在棚子里头,他和几位族老正在商量着事儿。他也是个有主意的,跟沈若一合计有了个新的想法,这会儿等待施行。
棚子现在还是未打开的状态,外头的人还瞧不见里面的东西。
沈若视线时不时往棚子处看,也不知道顾允现在有没有开始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