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神医X知青(十四)

冯润洲和容宴一直在这边待到下午, 中午享受了一把陆秉行的手艺,才不急不慢地赶了回去。

此后的一段时间,两人的生活一直悠闲而宁静, 两位先生也会时不时过来做客。

陆秉行并不打算再回学校上课, 秦文熙也不打算再回去了, 因为他决定,把自家在琉璃厂的古玩店开起来。

这是传承了几代的祖业, 不能就这么断在他这一代, 而且, 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些风雅之物。

秦文熙当初在京大上学的时候, 主修东西方古典文学, 对历史文化自有了解, 加上打小跟爷爷的耳濡目染, 对古玩也颇有涉猎。

当然,更重要的是, 全天下最好的老师就在他身边,他是完全不需要再进入校园的了。

赵思清同志的全会全精 ,就是真的在每一领域,都几乎做到了极限,尤其在古玩文物上的品鉴造诣,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都不如他。

秦文熙有时候也难得感叹, 明明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怎么就有人能一下会那么多东西。

陆秉行当然不会告诉他,这些东西他当皇帝的时候, 真的都用过,他是从历史中直接走过来的。

话说回来,这个时候, 真的非常适合做古玩生意。

国家刚刚经过动乱,古董文物什么的,稍微老一点的物件,都因为被看作是向往资本主义,而被避如弃履。

故而,中间有好几回,陆秉行都是从胡同口收破烂的大爷那里,淘来的好东西。

里面不乏孤版古籍、名家画作、紫檀摆件、南朝佛像等等……

其中,秦文熙对古画和杂项最情有独钟,陆天才则更爱瓷器和玉器。

准备妥当之后,在某天清晨,一阵轻巧的鞭炮声响后。

一家名为《雅玩阁》的文玩店,在琉璃厂重新打开了门,主营文房四宝,兼售卖古书古画等。

一切如雨滴落水,没有惊起任何波澜。

琉璃厂得名自元朝,因朝廷在此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后至清朝时,全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而带动了这边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设立。

等建国以后,读书人书写多用钢笔和墨水,文房四宝销量大不如前,这里便自动转变成为了文玩一条街,是极为风雅之地。

……

……

这一日,春节刚过不久,本来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不知怎得,却又下起了雪,起床时,外面已经一片洁白。

雅玩阁的大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布帘子,以隔绝冷空气的进入。

柜台后隔着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面摆着小小的炉子,炉子上烧着一壶清酒,炉子下面则煨着几颗红薯。

这是陆天才的宝贝媳妇儿,特意弄出来的。

为了应景那首著名的诗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引用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嗯,文艺青年。

这是秦文熙同志最喜欢的一首诗,他说好不容易等来了大雪,不矫情一把,岂不辜负良辰?

天才当然要宠着了,就这壶酒,还是去年下雪时,媳妇儿采集的梅花上雪水,又由他来亲手酿制的。

陆秉行抱着人坐在椅子上,摸着一个冬日过去,媳妇肚子上软软的肉,不自觉感叹,这一世虽然前面刚来时还挺坑,在那么个破破烂烂的乡下,但回京后的这段日子,倒真过得极为舒服自在。

雅玩阁传承几代,秦爷爷更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画大师,在京中多有故交好友,如今势态初定,众人见老铺重开,时不时便会来光顾一番,随手带些宣纸、墨块回去,算是最开始的收入来源。

接着,被那些人在圈内宣扬一通后,就来了更多的新客。

秦文熙得到自家爷爷的传承,在书画装裱和修复上颇为精通,在之前的动乱中,不少古籍古画损毁严重,那些心好书画之人,急于修复,亦是偷摸纷至沓来。

他们都这些人都是不缺钱的主,只要技术好就行,因此,秦文熙同志可是赚了个盆满钵。

陆天才倒是踏踏实实,吃了一段时间的软饭。

然而,这事被他爸妈知道后,用那种不堪的眼神,看了他许久。

之后,陆天才便开始痛定思痛,决定奋发向上。

雅玩阁的回头客,多是国画或者书法大家,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纸张,最重要的便是墨块和颜料的质量。

陆秉行几世活下来,脑中知晓不少珍贵古方,制作了些许出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顿猛烈销售之后,不过几日间,他挣的钱,反而比秦文熙做古籍装裱和修复更多了,又终于找回了天才的尊严。

于是,天才更加发奋努力,一天工作六小时,制出了几百块磨和几百盒颜料。

再接着,又终于可以开始继续堕落了。

古玩这一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现在虽然动乱刚平,收藏热还没有起来,但能光顾这里的,都是小有家资的风雅之人,由天才亲手特制的古法墨块和颜料,价格颇高,每天但凡能开张一回,就不缺吃喝了。

再者,这店铺是秦家祖传的,不需房租,就算哪天没生意,也不会亏本。

陆秉行便每日焚香,沏茶,听曲儿,再红袖添香,教教媳妇儿古玩知识。

偶尔自己还写几张字、画两幅画挂在店里售卖。

不过,他更喜欢的,却是模仿前人书法和画作。

天才的模仿,自然不简单。

至少,冯先生看了真迹和赝品摆在一起的对比后,忍不住感叹,上一个能在书画上以假乱真到如此地步的人,还是大千居士。

然而,大千也仅在画作上如此,要论书法,他比之赵思清还略差一筹。

呵呵……

陆天才微微得意,但他不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虽然陆天才的仿作,跟真品难辨真假,但他倒也懒得骗人,在每一幅作品上都题了独特的暗号,只要留心品鉴,很容易就能发现。

……

秦文熙看着不远处墙上挂着的墨梅、竹石,以及各种碑帖,忍不住感叹,“真是笔下生花,难怪上回明知道是赝品,那纪家人也非要买回去。”

陆秉行挑眉,毫不谦逊道,“他们跟你一样有眼光。”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上回托着纪家办得事,不知道又眉目了没有。

秦文熙口中的纪家,是港岛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