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冬奥(三)

江陵冰上体育场承办了这一届平昌冬奥会所有的花样滑冰比赛与短道速滑比赛, 而作为比开幕式还更早开始的花样滑冰团体赛,也同样是江陵冰上体育场第一场冬奥比赛。

听起来是很有意义,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就像在比赛中实力越强大的往往越晚出场一般, 花样滑冰团体赛被安排在这个时间, 本身就是因为这个项目热度不高。

第一场比赛不一定是因为被重视所以在第一场,也有可能只是为了起到一个热场子的作用所以在第一场。

当然, 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也是有原因的。

花样滑冰团体赛这个比赛项目历史太短暂, 是上一届索契冬奥会才登上奥运赛场的项目, 在此之前只是一些国家自己的自娱自乐, 受到的重视程度就肯定比不上其他传统要保奖牌的热门项目。

其次, 花样滑冰团体赛包含了花滑的所有项目, 想要拿牌,就需要绝对的综合实力, 非强国玩不转,大多数国家自然也不会把心思放在这个比赛项目上了。

对于实力一般,有短板, 或者只有一两个项目突出的国家来说, 团体赛想要拿牌的难度太高, 不如把重点放在优势项目的单项比赛上。

而对于全面发展, 至少没有明显短板的强国来说, 甚至不派出他们的最强战力都能够拿牌, 虽然金牌依然要扯头花, 但对于这些强国来说,团体赛更多是起到热身和梯队建设的作用,重心也不在此。

种种因素叠加, 就造成了花样滑冰团体赛现在处在了有些尴尬的位置。

尤其是这一届冬奥会还碰上了一个处处都透着草台班子味的主办方,韩国本身花滑也就女单突出, 在团体赛这个项目上没什么竞争力,敷衍的态度简直毫不遮掩。

华国的队伍是第一个抵达场馆的,他们到的时候,场馆里还是乱糟糟的一片。

器材随地摆放,直播设备的线缆在地上错综复杂地交缠在一起,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绊倒,被围起来的冰场上的冰面甚至还残留着水渍,而场内的工作人员们来来往往人声嘈杂,却无一人过来指引他们休息室的方向。

虽然今天上午团体赛的赛程只有男单短节目和双人滑短节目,但花滑队只要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无论哪个项目,孙莹莹全都带过来了。

毕竟是第一场冬奥会比赛,加上花样滑冰参赛的运动员们年龄普遍较小,大多都是第一次参赛,就算今天没有比赛,也要让队员们更近距离感受到奥运会的氛围好调整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这都已经是克制了的结果了,还有许多观赛的人没跟着一起来,要晚一点到。

所以明明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显眼的很,却仍是被忽视了个彻底。

可真是……熟悉的场景。

站在孙莹莹旁边的池惊澜轻啧一声,余光瞥见身后被这场景吓得表情快要哭出来的双人滑小搭档,垂眸轻敛目光,而后平淡开口。

“果然是个草台班子,刚刚我在门口看了场馆地图,知道休息室在哪,不管他们了,我们自己走。”

孙莹莹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池惊澜,她清楚,就算韩国主办方做的的确难看,以池惊澜的性格,也不会这般直言嘲讽。

少年平静的表情看不出丝毫破绽,不过孙莹莹往后一看,就知道了缘由。

双人滑那对小搭档脸上的担惊受怕还未完全散去,孙莹莹将他们听到池惊澜那句话后不由自主依赖过去的小动作尽收眼底。

她沉默了一瞬。

是她考虑不周,带池惊澜带久了,她差点忘了正常的小少年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看到这种乱七八糟的场景肯定是会担忧紧张害怕的,主办方的不靠谱更是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本来按照之前花滑队的梯队建设,这一届奥运会双人滑是该由卓凝珍和齐文光参加且当顶梁柱的,但齐文光锒铛入狱,卓凝珍激流勇退,巨大的压力就陡然落到了本该处于前辈羽翼下保护的虞凌凌和赵瑞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