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城门被暴力撬开一条缝隙, 黑色的怨气潮水似的翻滚出来,扶摇仙尊和他的小徒弟站在门口,准备进城, 旁边一干仙尊弟子表情沉重,面带哀色。

晏醉玉:“我不是去送死的, 求你们别哭丧。”

这话没有太多人信,至少飞燕宗那群弟子听闻此言, 眼眶更红了, 死死抓着贺楼的手,说道:“贺师弟……我们会记得你的……”

贺师弟:“……”

具体要进城做什么, 他其实不清楚,所以不好解释, 但他确信晏醉玉绝对是去解决问题的。

贺师弟叹了口气:“气氛都到这儿了, 待会儿我要是活着出来, 是不是不太礼貌?”

晏醉玉低低哼笑一声, 无奈摇摇头,冲贺楼招呼一声。

“走了。”

他们毫不犹豫地步入门内,身形逐渐消失在黑色的浓雾中。

进城,是为了找神女连华。

「晏醉玉」在因果牌上刻因果二字,是因为世间能解读他的灵识的只有佛修, 解读灵识,便能解读附着在他灵识内的天地法则, 这是佛修的特殊能力,旁人学不来。他存世之时,世间剩下的最后一名佛修是神女连华, 因果指的确实是使用方法, 他用一种明目张胆的方式告诉贺楼:如果你想疯一把, 可以去找神女。

神女充当的角色是关键且独一无二的,哪怕是这一世的晏醉玉也不能越俎代庖,他会因为灵识相融看到因果牌内的记忆,却无法读到另一个人对于道法、对于天地的理解,那是极为深层的东西,不会轻易向人开放。

所以这事,还是得神女来。

两人用隐身符穿梭在街井巷陌中,目的地明确的话,虽然城中冤魂遍地,偶尔还有万鬼潮,可只要小心些,其实不算危险。

托「晏醉玉」灵识的福,里宛古城的所有情况,他都在那人的记忆中看过一遍,因此他明确地知道神女藏在何处,其中又有什么渊源。

里宛城破时,神女连华其实不在城内,她随师父在外,普度众生。

等她接到消息赶回来,城中已成一片血海。她无力回天,只能在血海中静坐,度化她的子民。

结果自然是徒劳,连华不甘心,日复一日苦苦挣扎,到了最后,道心动摇,近乎崩溃。

屋漏偏逢连夜雨,便是她道心动摇的那段时日,城中生魂积怨,死得无辜,又苦于不能超脱,怨气越积越浓,冲天而上,将整座城池化为鬼城,连华一个不慎,差点遭万鬼吞噬。

而她之所以毫发无损,至今安睡,都是一个人的功劳——她的师父,悟离大师。

国师只是里宛国主挂在悟离头上的一个虚名,城内并没有单独的国师府邸,悟离每回进城,落脚的都是公主府。

公主是里宛国主唯一的女儿,自小千娇万宠长大,公主府建得金碧辉煌,十分好找。

两百年过,这些雕梁画栋如今已经褪色腐朽,可依旧能看出来当年的辉煌,晏醉玉依循记忆找到公主府的侧门,自侧门入,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等着。

悟离轻轻朝他们一点头,“等候多时。”

他就站在门后的小径处,身形影影绰绰,有些半透,白日遇见时那身寻常的长袍毡帽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近乎委地的雪白僧衣,眉间点着朱砂,面孔妖冶俊美,却宝相庄严。

看起来确实是久等,前世的记忆中没有出现过这个人,晏醉玉吃不准他的来意。

悟离多智近妖,一眼就知晓晏醉玉所想,双手合十,矜贵地颔首,“无意冒犯,我想见见连华。”

他这样一说,晏醉玉瞬间便明白过来。

悟离和连华,这师徒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很难形容。

连华在入佛门前,是里宛国骄纵刁蛮的小公主,别说普度众生,连人间疾苦都不懂,她外出游玩时遇见悟离,被美色所误,死活要入佛门,一开始谁也没当回事,或许悟离也没料到,她竟有后来的天分。

悟离貌美似妖,年纪成迷,不晓得活了几百年,几百年来参禅悟道,他的道心稳若磐石,连华这样不谙世事的小公主,根本不能动摇他分毫,这份爱慕注定无疾而终。

本来故事该终止于此,奈何连华是个敢说敢做的性子——她说皈依佛门就是皈依佛门,当晚剃发。

里宛国主直接看傻了。

国主连夜寻求悟离的帮助,悟离受国主之托,前往公主府劝诫,进去时心若止水,出来时,他多了一个徒弟。

连华就这样成了悟离的关门弟子。

她悟性极高,寥寥几年,走遍大江南北,断惑证理,得道成佛,神女之名,一夕之间天下传遍。

师徒两人在度化众生的路上越走越远,世人几乎都快忘了神女入门时那段荒唐往事,无人再提,神女自己都有些忘了。

直到里宛国破,她坐在子民的血泊间,度化不得,快要入魔,万鬼潮袭来时,她甚至未曾反抗。

——她打算与子民同归。

悟离却自作主张封禁这一城冤魂,替她在城中蹉跎两百年,周而复始地渡魂灵入轮回,活生生将自己耗得油尽灯枯。

她选的这条归路太苦,悟离将她拉出来,自己趟了进去。

连华被悟离藏在公主府地底,陷入沉睡,用梵文累阵严严实实地藏着,像藏起了一件宝物。

“他不爱我,却愿意为我去死,他真矛盾。”这是连华苏醒后说的话。

悟离对这个徒弟谈不上多好,不怎么上心,道法上遇到问题才会纡尊降贵地指点两句,其余时候连华都在散养状态。

漫长的游历途中,为了照顾自己,连华学会洒扫,洗衣,就地取材做一些能入口的食物,她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变得勤劳、坚韧、遍染风霜。

她磨没了脾气,也磨没了天真,或许心里还存着几分妄念,但已经不再付诸于口。

在她眼中,悟离对她没有半分情意,没见过悟离的「晏醉玉」也这样认为,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可惜的是,前世连华苏醒时,悟离刚在一个月前圆寂,他们在这座城中以各自的方式苦熬两百年,临到了来,阴阳两隔前,竟没有一面告别。

没人见过悟离,所以没人知道悟离的想法,众生以仅有的所知揣度着他。

可佛是不会被众生看透的。

今世有所偏差,万鬼潮后,大阵中止,城中所有魂灵没有被贺楼一口吞吃,于是有现在这一幕——悟离拖着一点残魂,安静地等在公主府,等待有人解开他曾经落下的层叠梵文,唤醒里面沉睡的公主。

没有情意吗?

晏醉玉想,或许……谁知道呢?

……

藏起连华的数万梵文和给里宛古城落下的封禁一样,是悟离耗费半生心血所留。

封禁是为了锁住城池,让城池隐匿在沙漠一角,不得杀生,两百年间里宛古城一直未有作乱,就是因为悟离在城中坐镇,而他离世之后,封禁失效,才有鬼城重现人间。

古城封禁后,冤魂不得出,这时在其中的活人便成活靶子,日夜遭受撕咬的苦楚。

悟离心中装的从来是众生和大爱,他唯一一次自私,便在这万千梵文上。

为保连华安全,他层层叠叠,留下了数万枚梵文,万鬼伤不到她,即便城池湮灭,符文之下的连华也能安然无恙。

他拿自己换了连华一命,与里宛子民同归。

晏醉玉轻车熟路地找到地道,摁下开关。悟离看着他的动作,讶异地抬起一点眉。

地底有间宫殿,沉睡的连华就躺在宫殿正中,金色的梵文从她身下的圆台一直绵延向外,金光呼吸一样明暗着,闪烁成一片,连华的面容就藏在金光下,看不真切。

悟离又念了一声南无,道:“这些梵文是我耗费七七四十九日绘得,破除只怕不易,阁下有把握……”

话未落音,晏醉玉面前的空间微微扭曲,他探出手去,手肘以下的部位却消失在空中,悟离若有所思地眯起眼,才发觉不是消失,而是凭空出现在了密布的梵文之后。

隔空取物,好手段。

连华就这样被他隔空「取」了出来。

晏醉玉将她平放在地上。离开梵文后,连华压抑得犹如不存在的生息缓慢涌动起来,晏醉玉能听到她迅速回复的心跳,但要醒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悟离自始至终站在一旁,竖起手掌,没有动作,也没有声音,就那样静静地注视着她。

晏醉玉都有些看不透这佛的心思,说他有情,他冷淡得不像一个有情人,说他无情,行的却尽是深情似海之举。

他道:“再过半刻,她应该便会醒来,是否需要我们暂避,给你们告别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