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海川和陈茹不住在一起,严杨没跟任何人住,搬着行李去住了学校。
新学校哪里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超市太少,人太多,永远买不到带着冰碴儿的水。
严杨入学后,年级里盛传“一班来了个巨帅的插班生”,后来试图跟严杨交朋友,以及试图跟严杨交男女朋友的,都无功而返,年级里又开始盛传“那个插班生脾气很操蛋”。
这话他们私下说,严杨知道也不在意,他想,他就是很操蛋,最好所有人都离他远远的。
新学校考试更频繁,月考,周考,随堂测,单科测,什么时候手往桌子上一摸,都是一沓半寸厚的试卷。
严杨从夏天考到冬天,熬过期末,大家又说,“这个操蛋的插班生成绩怎么这么牲口。”
短短半年,严杨就集齐了各种以前没听过的外号和成就。
放寒假那天,课代表卷子发到他这,顺口说了句,“杨杨,开学见。”
严杨一瞬间怔愣,这个不算小名的小名,只有季豪这么叫过他。
他原以为对三中没什么感情,但是来到这边后才发现,最怀念的还是学校里的糖醋小排,洒满光束的楼梯间和没办法再朝夕相处的那些人。
他把自己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自以为是觉得完成了伪装,但一句“杨杨”就能把他拉回到过去。
当晚严杨破天荒给高晨打了个电话。
高晨没进火箭班,但即便是实验班也足够让人崩溃,接到严杨电话时,他正熬夜练听力,一时间连严杨冷淡的声音都觉得动听了。
“季豪前段时间请了一周假,”高晨事无巨细跟他汇报着,“肯定是累病了。”
他说完又问严杨,“你在那边跟得上吗?听说那也挺变态的。”
严杨低头看了一眼成绩单,“跟得上。”
他话少高晨话就多,“蒲萄这段时间疯狂地追季豪,就差到咱学校门口拉横幅了。”
他说着说着又开始愤愤不平,“她这么不务正业,上次联考还是第一,你说气人不气人。”
严杨给面子地说,“气人。”
“你们那放寒假了吧,”高晨问,“今年过年你是回来还是就在那边?”
严杨说,“不知道。”
高晨又直白地表达了如果见不到严杨会很寂寞,说了半天后,又想起来什么事,“大华和小清儿又闹分……”
他这句话没说完自己就闭了。
倒是严杨接上了他的话,还开了个玩笑,“他俩都分了10086次手了吧。”
高晨沉默了一会儿,问严杨,“那箱东西,到底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