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鸟南寄章节阅读, 他的心底葬着一只丹顶鹤,“纵使我一生坚定唯物主义……” 化用了周总理的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展信安。
“我素来爱文字,或因早年退学,对写作的虔诚之心未被繁重课业磨灭,常常留心遣词造句,以此为乐。可回顾半生,斟酌之辞藻往往用于虚以委蛇,见风使舵。未曾给珍惜之人,珍贵之事,留下一词半句。
“于是写此弥补所欠,此书是昭告,亦是悔愧。
“我名吴深院,籍贯抚临区,十年前申请加入同袍会。后被组织重用,以在淮市安户,暗中从事会内地下工作。
“十年内收集整理淮市地理、交通、军事等基础情报千余。淮市政府以及工部局、洋政府秘密情报百余。关于各区向淮市军火转移重要信息十余条——未整理完毕及尚未上报的全部密藏于 3AVIXYAE。
“昭告已述完毕,阅到此处可焚。
“因新加密方式改良,开头碎念及以下内容颇有凑字数之嫌,但属实心真意诚,若有闲心,可一并阅完。
“此信本是备不防之需,若其面世,则说明我已身份败露,此生将结。我在世短短三十二年,有几愧不可不言。
“一是愧对我的母亲与同袍。
“犹记正月炉火前一席酒,小陈与我说,家中老母妻儿常寄信叮嘱,不求他有大事,只求平安昌顺,而为儿不孝,甚至不敢与家中道明职务,每每想到往后要使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便愧疚难耐。
“后小陈牺牲,我将抚恤与遗物寄他家中,他的母亲问我:我儿为何死?
“我见他妻儿老母泣不成声,像是见到了自己的七旬母亲,久久沉默,郑重说:他死了,他是为了天下的母亲不必痛失孩子,儿女不必痛失双亲,有情人不必痛失所爱。
“怅然想起,十年前入会时,我在志愿书上也写下这样的夙愿——青天之下无不公,朝阳所及皆平等。
“我为诺言与理想奋斗半生,未亲眼所见如此和平光景,但所幸有千百人与我同心一脉,现今仍有同袍前赴后继。
“若我死后再回到那年冬日,面对小陈,面对千百万等我转述的同袍,我该如何诉说?想到此,我不畏死,却有些羞愧忐忑了。
“纵使我一生坚定唯物主义,瞑目时也信了一瞬轮回说。
“倘若我们竟不能在死后见面,必将相遇于百年之后,到时山河盛世,夙愿成真。
“二是愧对我的老师。
“岳先生曾教导我,他的学生,应将活的价值实现得淋漓尽致,再去想死后之事。而我辜负师之厚望,未过不惑之年便默然身陨,不敢说短短年岁意义非凡,也不敢说死去一瞬壮烈绚烂。
“但我谨记岳老教诲,日常行事尽其所能发光发热,即使不作炸弹的功效,也可做火柴星点,在汗青之上烫下一点痕迹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