珒大晚自习的铃声隐约传到林榛的耳里,他按下车窗仔细辨别,几秒后面露喜色。
五中的上课铃也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滴——’声,再听到,不由勾起了那几年在五中撒欢的日子。
“沨哥,有空我们去五中,我想去。”林榛望着窗外,面颊被小雨淋了零星几点,他又感叹道:“不下雨的话,这条路一定有很多学生。”
“又不是以后不来了。”顾沨怕他把自己弄感冒了,扯纸让他把脸上的雨点擦干净,倒是没强制他关上车窗,
他喜欢,看一看也没事。
进了珒大的校门,驶过高大的香樟树大道。越过行道树是篮球场,顶上有铁棚,下着小雨也不妨碍打篮球的男男女女。
大概是球赛,球场外围或坐或站一圈人,不时传来喝彩。
林榛的心情跟着他们一起高涨。
学校给人的朝气设身处的感受还不那么明显,得离开几年,吃过社会的苦,再回来,空气中都充满了蓬勃朝气。
让人感叹,年轻真好啊。
铃声再起,他回头看顾沨,“顾老师你是不是迟到了?”
“没有,早了二十分钟。”顾沨停车入库,打了把伞绕到副驾驶来接他。
地面淌了水,顾老师不知有意还是怎么的,开了车门弯腰问他要不要抱。
林榛听岔了以为他说要不要包,碎东西还挺多当然得拿包装,他点头说:“要。”
于是,顾老师等他下来把伞递给他,稍稍弯腰抱人。林榛吓得身子僵了僵,挣扎着自己站在地上,“沨哥,别抱。”
“你自己说要抱的。”
“我才没说。”林榛边走,低着头在包里翻顾老师上课要戴的工作牌,解释道:“我说包,装东西的包!”
顾沨怕他摔着,搂着他的腰往自己这边带,“看路,进去再找。”
“我不能和你一起进去,我先进,等我在教室坐好了你再进。”
把证翻出来,顾老师微微低一点脑袋让林榛帮他戴上,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林榛顺手帮他套上脖子,细心地整理了衬衫翻起的领口。
“教授好。”
各专业的学生陆续来综合大教室上课,其中不乏顾沨教的学生。
林榛被这声问候吓着了,默默收了手,停止这种小儿科的亲密行为。
顾沨轻轻掐着他的脖颈带着继续往前走,“别那么拘谨,我和你说过什么?”
“喊老公不避嫌...”林榛把手揣在他兜里搭着,“今天不算,在学校还是喊顾老师吧。”
顾沨没为难他,就是特意安排了第一排给他坐。
大课的好处就是,学生来自各个学院,谁也不认识谁。林榛坐在教室里半点也不拘谨。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抢一本顾老师的课本放在面上装样子,这么干巴巴坐着像在读白眼书。
顾沨正在调课件,林榛半趴在桌上看他。他发现顾沨在公司像领导,在学校像老师,在家像爱人。扮演的每个角色在擅长的领域里都出奇的优秀。
林榛不觉得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顾沨就是什么都好。
幻灯片上的标题是旅游与地理,
看标题比高中学的经纬度有意思。林榛掏手机悄悄拍了几张照,翻出来看的时候,发现讲台上的顾老师竟然在看镜头。
顾沨拿起小麦克提醒学生们上课了,林榛关了手机直挺挺坐着,至少前半堂课就他听得最认真,
这种什么都左耳进右耳出的认真,一直持续到顾沨给学生们抛了四个问题之后。
林榛预感不好。
眼睁睁看着顾老师走下讲台,边问:“什么是旅游?本质是什么?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以及旅游现象中的地理学规律是什么?”
问题一出教室响起小声地讨论,林榛心中警铃大作,脑子本就一片空白,顾沨还往他这个方向走。
顾沨把自己课本翻到对应的位置,放在孤立无援的林榛面前,没看他,一只手搭在林榛的桌上,问后排的学生,“什么是旅游?”
有学生小声说:“玩,到处玩。”
顾沨点头,幻灯片播放下一页,他说:“什么是旅游,可以归纳成这三个方面。现象,经历和行为。那么大家觉得旅游是个什么现象?”
顾沨等了半分钟,开始叫学生回答。
林榛仰头看着他,以他对顾老师这些年的了解,有90%的可能性会叫他起来回答问题。
他实在不知道什么现象不现象,旅游就是旅游,那么复杂干什么...于是悄悄拿出手机在网上找答案。
被点起到男同学刚才在走神,乍一听旅游是什么现象的时候也有点蒙,支支吾吾说:“我...就是..我老一个人就没心思旅游,对这方面实在不了解...”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顾沨示意大家噤声,低头看,林榛还在搜答案,点点他的桌子,“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林榛已经翻到了答案,胸有成竹地说,“旅游是一种...”
“不是,我不问这个。”顾沨退后几步,看着这个比他的学生长得还显小的男朋友,声音柔了柔,“这位同学,你有过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吗?”
林榛捏着手机,对上他的视线,认真回想后点头,“有过。”
顾沨也点头,“那么你觉得是一个人好还是有人陪着好?”
“各有各的好,不过,我更喜欢有人陪着。”
“那这个人已经出现了吗?”
林榛回答:“出现了。”
课堂氛围渐渐轻松,话题到这,看热闹的学生有点想起哄的苗头。
“看来是和对象一起。”听到学生们小声地笑,顾沨说:“大家别误会。大学不是高中,可以光明正大谈恋爱,并且鼓励谈恋爱。”
林榛以为问题就这么过去了,不料顾老师逮着他就是不放,“那这位同学的对象在这堂课上吗?”
林榛真想捂住顾老师的嘴,仅限于想一想,表面乖巧地点头,“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