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这件事到底跟宁衍有没有关系。

定江山 顾言丶 3792 字 2个月前

自从亲征至今,宁衍一直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后方,看看军报,批批奏折,俨然一个坐镇中军的吉祥物,纯是用来鼓舞士气的。

这大半年以来,他前线战报看了不少,却一次也没提出什么意见,大多数时候都是放任谢珏和宁怀瑾在前线周旋调度,除了年初那次“刻意输几仗”的吩咐之外,也几乎从来没在“这仗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上指手画脚过。

可令两位主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开口就攒了个大的。

金寨县这一仗打出去,无意要奠定未来战事发展的基础,宁怀瑾和谢珏有心谨慎行事,可谁知宁衍却仿佛铁了心,非要兵行险招不可。

这若放在平时,谢珏好歹还能装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现在这位“君”就端端正正地坐在中军大帐里,饶是谢珏想装听不见,也实在没那个机会。

宁衍金口玉言,说出的话跟圣旨也没两样,谢珏虽然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妥当,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闷着头琢磨了好几天地形战术,只寄希望于金寨县打得顺当点,能一鼓作气将周围几座小城都拿下来。

除了自己之外,谢将军也替远在几百里外的郑绍辉捏了把汗——那边有宁铮亲自坐镇不说,还有宁铮的大儿子亲自带兵,想也知道不可能是等闲之辈,若真打起来,恐怕郑绍辉要吃亏。

谢将军担着主帅的名头,不得不为两侧战场多想想。他思来想去,最后咬了咬牙,干脆把自己身边两个亲近的副将一股脑地打发走了,令他们各分了一万兵马,回援一下郑绍辉。

这两万人对郑绍辉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好在那两位副将都是跟着谢珏久了的,阵前也是一把好手,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儿,也好帮衬一下那位新将。

宁衍只说要打南境战场,对这些小事倒并不怎么在乎,都放手让谢珏自行去安排了。

甚至于听说这个消息时,宁衍还现巴巴地回去跟宁怀瑾说了一嘴。

“平日里都听说谢将军打起仗来大开大合,不拘小节,胆子大得很。”宁衍笑道:“这次倒是转了性了。”

宁怀瑾当时硬是用一口补药将差点脱口而出的话咽了下去——别说谢珏的副将了,要是他现在能从床上爬得起来,他恨不得把谢珏也送给郑绍辉。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谢珏早出晚归,都在为推进南境战场做准备。

去往金寨县的那条路宁怀瑾先前已经蹚过一遍了,地势摸得很清楚。九华山附近的那条路线隐蔽而快捷,但却太容易被人打伏击,加之冯源已经在此堵过一次宁怀瑾,想必有了防备,所以谢珏与宁怀瑾商议着,便放弃了这条路,想着从另一条路走。

谢珏选定的另一条路相比于九华山那条要曲折一些,在金寨县南侧,前后算算,要多绕了近百里的原路。

但好在那条路地势平坦,以平原居多,打金寨县的同时,还可以顺势绕路逼近金寨县后方的霍山县。若是谢珏心有余力,两边一起动手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算来,这倒比之前那条路更适合谢珏的打法。

宁怀瑾身上的外伤未愈,这次显然不能跟谢珏再上战场,只能被迫留守后方,辅佐宁衍调度全军,也随时等着支援前线。

谢珏对金寨县动手的第二天,顺昌府的宁铮便收到了消息,果然如宁怀瑾猜测得那样,开始向罗山县调兵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