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荆棘与蛇

十六年 顾言丶 4102 字 2个月前

N省D市,东部地区一处边境市,临山傍水,跟对岸的异国他乡只隔着一条泓澜江。

这地方不大不小,面积在边境城市里算数得上号的,但若把全国所有地级市都搜拢起来排个号,综合素质可能连五线都排不进去。

但特殊的是,这地方以一处奇妙的生态环境闻名圈内——在分割国土的那条江水中,有一段水域形成了一处绝妙的独特环境。那段长约百米的路段里,平静的水面下形成了一个可以循环的小型流域,水温比其他水段要高出个三四度,内部自成活水循环,既不往外流,外面的水也不往里进。

那玩意就像是形成了一处“结界”,任滔滔江水奔腾而过,都跟底下那“世外桃源”擦肩而过。

相关的地质学家去研究过这件事,没研究出个一二三来,最后只猜测可能是地质问题导致的。

这地方“特殊”得很鸡肋,肉眼看过去跟别的江水没什么两样,又因为长度太短,无法单独作为一个景点噱头来吸引游客,所以这么多年来,国民知名度并不高。

但对于柳若松这种“圈内人”来说,那地方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这种奇妙的独特环境在经年累月中孕育出了不同于其他水域的生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种“银丝鱼”。

这种“银丝鱼”跟太湖银鱼类似,但外貌有着细微的不同,它们通体透明,不像银鱼那样是细长的条,而是薄得像一张纸,浑身只有一根青冽冽的鱼骨支撑身体,捞上来时透明得像水珠一样,只要离开水就会断气,超过三分钟就会“化”成一滩水,无色无味,无法养殖也没法保存。

正如那娇贵的B-92需要傅延的新鲜血液才能存活一样,哪怕是从那片水域中取出江水来养育这种鱼,“银丝鱼”也很难在其他地方活过三天。

但这种鱼在那处“世外桃源”里生活得不错,几乎随手一瓶子灌下去都能灌出好几条,俨然是“世外桃源”的唯一居民。

这种“银丝鱼”生存在特殊的环境之下,目前已知的信息里只有这巴掌大的环境里有,但因为这种鱼保存极难,又无法烹饪,没什么食用价值,所以一般也没人打它们的主意,当地保护得很散漫。

“而且非常巧合。”柳若松说:“那条江的边境线从中一分为二,一份归我们,一份归对面——那片水域正好在我国边境线以内。”

傅延扶正了蹭歪的耳机,一目十行地从两米高的书架上扫过去,最后从倒数第二层抽出一封文件,顺口说道:“你怀疑那种鱼就是载体?”

“不是没这个可能。”柳若松说:“二队曾经说过,那培养皿跟正常的丧尸不一样,她不腐烂,也有理智——虽然可能剩下的不多——但哪怕是只剩下一丁点,那也很奇怪了。所以我想,他或许是用了另一种办法,或许是延缓症状,也或许是辅助药物之类的。”

他身在实验楼的办公室,傅延独自待在空无一人的档案间,身边没有其他人时,他们说话会变得轻松许多,也会讨论一点“之前”的事情。

“就像当初B-92的转化体可以延缓变异?”傅延问。

电话那端的柳若松极短地沉默了一秒,嗯了一声。

“对。”柳若松说:“但这两种药性质不一样,小艾登的毒株应该是另一种,跟B-92的效用完全不同。”

傅延被扬起的薄灰呛了一口,他拎着手里那份纸质档案挥了挥,往窗边走了两步。

借着外面的阳光,傅延将这份档案拆开,从里面抽出一沓泛黄发旧的纸页来。

柳若松听见了他这边的动静,小声抱怨了一句:“什么年代了,还用纸制品,A部军区不是亲儿子吗,怎么还军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