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捻佛珠的手停下。

吴老夫人缓缓睁开眼, 看向方婆子,缓声道:“找两个可靠的,跟在后头, 别出啥事儿。”

方婆子抿了抿唇:“夫人,就这么随他们去了?”

吴老夫人沉吟半刻,叹息着点了点头。

她是庭川的娘,她纵着他、顺着他, 可她也是吴家的老夫人。

王墨是她张罗着纳进门的,可一个村里来的野哥儿,侍奉在左右成, 真要他当大房,那绝对不成。

可光罚跪个祠堂, 她这个大儿子已经要打要杀了。

她摇了摇头:“遂了他吧。”

*

这时节, 天气已然回暖。

王墨怕汉子管不住尿, 给轮车的坐板上,垫了厚厚的褥子,又在汉子的肩上, 披了一件长斗篷。

三年了,玄鳞头一回出吴家宅院。

过了幽长的巷子,外头便是敞阔的天地。

王墨推着轮车, 倾身凑到玄鳞跟前, 笑着道:“我上回出来,就想着啥时候也能和爷一块儿瞧瞧外头。”

玄鳞没说话, 只感觉迎面吹来的风,都和院子里的不相同。

那是没被束缚、拘禁、压抑的, 自在的感觉。

路上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路两旁, 正有小贩在卖糖葫芦,麦秸秆的架子上,插满了红彤彤的果子。

王墨就爱吃这甜丝丝的玩意儿。

玄鳞瞧出来了,抬了抬下巴:“买一串?”

王墨穷惯了,一个铜板掰几瓣儿花,他摇摇头:“不了,就果子外头裹个糖,就要俩铜板,不划算。”

才俩铜板,他就思来想去。

玄鳞想起后院儿的那几个,哪个不是大手大脚花钱的主。戴头上的钗环,金的、银的、翡翠的,一年四季都不重样。

他心里头难受,就想给这小哥儿也惯的无法无天。

玄鳞自斗篷里缓缓伸出手,将王墨的手握紧了:“我好几年不出院儿了,这回出来就想欢欢喜喜的,别省着。”

王墨抿了抿唇:“那、那我买一串。”

王墨推着汉子到了小贩跟前,仰着头瞧那糖葫芦。

日光里,裹在果子外头的糖浆晶莹剔透的。

小贩瞧着他俩:“小爷爷,来一串?”

王墨点点头:“来一串。”

小贩收了铜板,挑了个大的递到王墨手里:“您赶巧,卖过这两天,便不卖咯。”

天气热起来,糖浆冻不结实,糖葫芦便做不成了。

王墨接过来,伸手到玄鳞嘴边。

玄鳞不咋爱吃甜,可瞧见王墨满眼期待的模样,还是张口咬下一颗。

一股子劣质糖浆的味道,又酸又甜。

王墨也吃了一颗,酸得小脸儿都皱起来了。

他得推车,没办法拿,便交到了汉子手里。

玄鳞偏头瞧他:“就不吃了?”

“忒酸。”王墨垮个小脸,“不咋好吃。”

王墨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糖葫芦。

村子里隔一两个月就会有市集,有小贩会兜售糖葫芦。

可俩铜板呢,王墨不舍得。

有一回,他弟王虎举了个糖葫芦回来,在他跟前巴巴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