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车轮压着路面,吱吱嘎嘎地响,马车出了程家村子,往上河村行去。

两村之间离得远,路面又坑坑洼洼的,行了小两个时辰,日头都偏西了,才远远瞧见模糊的村落。

王墨掀开车帘子,瞧着外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这里他实在太熟悉了,村口的白梧桐几月抽芽,山坡的桃树几月开花儿,野地里的黄狗夜里该回谁的家,他都清楚。

他爬这里的山,喝这里的水,他在这里长了十七年,好好坏坏的十七年。

两个月前,他坐一顶小轿,以为自此山水无故乡;两个月后,他坐着马车,回来祭拜阿娘。

他说不清楚心里是啥滋味,只觉得这俩月过的,比两年都长。

他轻轻放下车帘,背贴在车板子上,随着颠簸的马车左右晃动,好像自己跑在山路上似的。

王墨怕被村子人瞧见,凭生麻烦,没叫车夫从大路上走,马车沿着土路,七拐八拐的进了山。

又行了小半烛香的时辰,终于远远望见了座小山包,王墨叫车夫勒停了马。

高头大马一声马嘶,抬起前蹄,扬起一片土。

车夫回过头,隔着车帘子道:“爷,还有段路呢,就停吗?”

王墨抱着包袱下了车:“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吧,您在这儿等我就成,我想和阿娘单独说会儿话。”

车夫收了马鞭:“成,那我搁这喂会儿马,您有事儿就叫我。”

说着,高头马扬起头嘶鸣一声,四蹄跺着地哒哒哒的响。

车夫哄孩子似的摸摸大马的长耳:“哦呦听话听话。”

王墨背着日头、抱着包袱,一步一步地往前行。

不多远的路,却因着山地崎岖难行,走了好久好久。

终于,他瞧见了那个朝思暮想的坟茔,一块石头碑,一包小山丘,却埋着他的念想。

土丘上的杂草被清过了,碑面也擦得干干净净。

碑前的空地上,摆满了青枣、李子,芝麻甜饼子,用个白瓷碗装着,摞成小山。

该是他阿姐来过了。

王墨放下包袱,解开布疙瘩,将香烛纸钱拿了出来。

他垂着头,声音又浅又轻,一阵风起,就要散了似的:“阿娘,我来看您了。”

火折子轻轻一吹,燃起一簇火苗,王墨捏着香凑了过去。

山头风大,将香烛吹熄了好几次,王墨便耐心的再点上,终于,白烟盘旋着飘起来,他慢慢地将香烛插在了地上。

王墨瞧着飘散进风里的烟雾,轻声低喃:“阿娘,我今儿个过来,带了好些纸钱,都给您烧过去,加上阿姐的,您可别再省吃俭用了。若是不够,就托梦给我,我再给您烧。”

山风呼呼的刮,将王某额前的头发吹得凌乱,他顾不得捋上一把,伸手将布包袱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地上太脏,王墨便将布包铺平,垫在下头,再将好吃食一一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