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架空古代(完)+修仙(01)

昏迷不醒的萧锦荣被送往了四皇子府,由四皇子亲自照顾。

一开始,四皇子还真的能任劳任怨地照顾萧锦荣,不管是喂食汤汤水水,还是给萧锦荣擦洗身子,更换衣物,全都亲力亲为,从不假他人之手。

永宁帝派人来四皇子府检查过几次,发现萧锦荣面色红润,身上也干干净净,可见四皇子没有阳奉阴违,反而把萧锦荣照顾得还不错。

永宁帝一高兴,还难得夸奖四皇子几句,让他好好照顾萧锦荣。

安远侯也去四皇子府探望过萧锦荣好几次,回来后,还对元青说:“四皇子殿下也算是有心了。”

本以为,四皇子身份尊贵,就算是没办法违抗陛下的旨意,必须亲自照顾萧锦荣,也会敷衍了事,而不会尽心尽力。

但是亲眼见过才知道,四皇子把萧锦荣照顾得还不错,安远侯也能放心了。

元青却觉得安远侯想得太乐观了。

古人都说,久病床前还无孝子,更何况,四皇子和萧锦荣只是关系不那么亲近的夫夫,一时半会儿的,四皇子当然愿意装装样子,好好照顾萧锦荣,但是时间长了,难保四皇子不会心生厌烦,到时候,萧锦荣的处境就危险了。

萧锦荣能活多长时间,就取决于四皇子的耐心和容忍能力。

不过,这也是萧锦荣自己求仁得仁,真以为能名垂青史的暴君是这么好相与的吗?

什么对身边的所有人都凶狠暴戾,唯独对自己一个人一往情深,这种人设,听起来似乎很带感,但当暴君哪一天暴露本性,准备对曾经“一往情深”的人痛下杀手时,被一厢情愿的感情冲昏了头脑的人,才能真正明白“暴君”这两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就是不知道,死到临头的那一天,萧锦荣会不会后悔。

萧锦荣当然会后悔。

其实,萧锦荣虽然昏迷不行,但并不是完全失去了意识,他还能听到外界的声音,闻到一些熏香之类的气味,也还能思考,只是不能睁眼,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罢了。

最初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被人从安远侯府送到了四皇子府上,萧锦荣还很担心,害怕四皇子府的下人们捧高踩低,明着暗着怠慢他,甚至是欺辱他。

后来,萧锦荣又发现是四皇子在亲自照顾他,不管大事小事,全都亲力亲为,从不肯假借他人之手,萧锦荣别提多感动了,认定四皇子对他果然是情根深种。

不愧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男神,真是太暖了,等自己醒来后,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帮助四皇子争夺储君之位。

男神这么好,也只有君临天下,万民臣服,才配得上这么好的男神。

时间一天天过去。

第一个月,四皇子照顾萧锦荣还算尽心。

萧锦荣对四皇子也很感激,认为这是患难见真情,是上天对他们俩感情的考验。

到了第二个月,从小锦衣玉食,衣食住行全都有下人伺候的四皇子就不耐烦了,照顾萧锦荣也开始敷衍起来。

萧锦荣也开始对四皇子心生不满和怨恨,觉得四皇子一个月前还拿自己当白月光、朱砂痣,现在就把自己视为饭黏子、蚊子血了,变心太快,真是让人寒心。

等到第三个月,四皇子直接就把照顾萧锦荣的事交给了下人们去做,自己躲在府上,偷偷饮酒听曲,和年轻貌美的姬妾们寻欢作乐,十天半个月都懒得去看萧锦荣一眼。

四皇子对萧锦荣这种态度,四皇子府的下人们又会对萧锦荣有多重视,天天擦洗身子和更换衣物之类的,就别想了,一天三顿记得按时喂,不让萧锦荣饿肚子,就很不错了。

萧锦荣能闻到自己身上散发出的臭味,也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负责照顾他的下人们却毫不在意,甚至还会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说他的坏话,骂他就是个占着四皇子妃之位,又不能给四皇子生儿育女的废物,活着还不如死了。

如果早点死了,四皇子说不定还会为他流几滴眼泪,不死,四皇子都不用见他,听到他的名字就会嫌恶不已。

萧锦荣心里那个恨啊!

如果他能醒来,他一定会狠狠地给这几个嘴碎的下人们一人几个大嘴巴子,然后再让人撕烂他们的嘴,让他们胡说八道。

这时候的萧锦荣,还不相信四皇子会对他这么狠心。

直到四皇子来见他的频率越来越低,某一天,萧锦荣忽然惊觉,四皇子已经快三个月没来见过自己了,这才慌了。

萧锦荣不愿意相信,四皇子竟然会对自己这么绝情,但他更不明白的是,自己好端端的,为什么忽然就成了这副半死不活的活死人模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果233还在,倒是能替萧锦荣解答疑惑。

简单来说,就是萧锦荣只是在攻略系统的帮助下,穿越了时空,鸠占鹊巢,霸占了安远侯庶子萧锦荣的身体。

在萧锦荣的灵魂鸠占鹊巢的那一刻,原本的萧锦荣就被害死了,虽然这不一定是萧锦荣的本意,但萧锦荣没有杀人,安远侯的庶子却是因为萧锦荣而死,萧锦荣并不是全然无辜。

没有了攻略系统,单凭萧锦荣这个异世来的一缕游魂,根本就没办法掌控这具身体,相反,这具身体还成为了困死萧锦荣魂魄的牢笼。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算是无辜枉死的萧锦荣对萧锦荣最后的报复了。

元青并没有太过关注萧锦荣,因为他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用功读书,考取功名。

在此之前,不管是安远侯还是安远侯夫人,都没指望过元青考取功名,毕竟,元青的身体太差了,读书又是一件很费神的事,一点儿也不轻松,要是为了那么一点功名,读书读坏了身子,才是得不偿失。

但是元青坚持,安远侯夫人也没办法,只能默认儿子继续读书。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元青的身体好了许多,虽然还是整日汤药不离口,但也不至于只能缠绵病榻。

安远侯夫人每天都会过来探望元青的情况,发现元青能吃能喝,能跑能跳,就不再干涉元青读书的事了。

至于安远侯,则对元青发奋读书,想要考取功名这事乐见其成。

最近这段时间里,安远侯府先后办过两场亲事,先是萧婷玉出嫁,后是四皇子下嫁萧锦荣,前者,直接让安远侯府丢了一个大脸,后者,更是让全天下的人都看了乐子。

安远侯根本不敢细想,安远侯府的名声成了什么样。

如果元青真的能考取功名,不说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至少,也能帮安远侯府挽回一些名声。

因为元青读书的天赋还不错,三年后,元青下场科举,不仅考取了功名,还中了探花。

虽然不是状元,但这个成绩也很不错了。

安远侯高兴不已,带着一家老小去了祠堂,向列祖列宗们报告这个好消息。

状元、榜眼和探花打马游街的那天,道路两旁挤满了等着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

三人当中,元青的年纪最轻,容貌也最出众,因此,砸向他的各种手绢、香囊和鲜花也是最多的,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书生偷偷向他暗送秋波。

一旁酒楼上的魏渊看得醋坛子都打翻了,心情特别复杂。

故意的,永宁帝特意点元青为探花,肯定是故意的。

看看今年的状元吧,跟个老菜帮子一样,年纪看上去比安远侯都还要大,榜眼要年少一些,但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唯独元青最青春年少,永宁帝不点他为探花,还能点谁?

不过,看到元青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的模样,魏渊也忍不住替他高兴。

在围观的百姓当中,还有一个衣着朴素,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的普通妇人。

小女孩身上的衣服也是旧旧的,但洗得很干净,看到打马游街的状元、榜眼和谈话,眼里流露出明显的好奇。

“娘,他们中谁才是状元啊?爹整天在家里喝酒,喝醉了就说自己总有一天能考中状元,原来考中状元这么风光,真希望爹能早点考中状元,那样,娘就不用每天辛辛苦苦地给人浆洗衣物,补贴家用了。”

小女孩年岁不大,却已经很懂事了,知道心疼娘亲。

妇人的眼神一直追随着打马游街的探花,眼里有着浓浓的怀念,直到对方渐渐远去,再也看不见,才低头对女儿说道:“走吧,娘带你回家。”

“娘,我肚子饿了,咱们能买个肉包子,偷偷吃完了再回家吗?我听别人说,肉包子可好吃了……娘,不是我嘴馋,我是真的饿了,今天早上,奶奶又没有给我吃东西,但是我看到奶奶偷偷给了小宝哥一个鸡蛋,娟姨哄了小宝哥好半天,小宝哥才给娟姨尝了一口……娘,我已经记不得上次吃鸡蛋是什么时候了,鸡蛋是什么味道啊?好吃吗?”

听着女儿的话,妇人眼眶一红,差点儿就忍不住落泪。

谁能想当,从小锦衣玉食的侯府庶女,嫁人后,竟然不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女儿吃饱穿暖,明明自己的女儿和小宝的年纪只差了几个月,重男轻女的婆婆却舍不得给自己的女儿一个鸡蛋吃。

“想吃肉包子啊?行,娘买给你吃。”

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地给别人浆洗衣物,累死累活,还不能得婆婆和丈夫的一声好就算了,凭什么婆婆还要苛刻她的女儿,连一个鸡蛋都做不到孙子孙女一视同仁。

妇人花了三文钱,买了一个肉包子。

小女孩很懂事,也很孝顺,哪怕馋得不行,也没有一个人吃独食,而是分了一半给自己的娘亲。

“娘,你也吃,咱们一起吃。”

“娘不饿,你自己吃吧,”

其实,怎么可能不饿呢,连早饭都没吃,就在河边洗了大半天的衣物,就算不饿,也差不多该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了。

只是妇人心疼买包子的三文钱,舍不得和自己的女儿抢食罢了。

她辛辛苦苦地洗上大半天的衣物,也就能挣个十文钱。

就这十文钱,回去后,还要一文不少地全部上交给婆婆,因为家里,是婆婆在管家。

家里的条件很不好,吃肉的时候不多,为数不多的那几次,就那么一点可怜巴巴的肉,婆婆还会提前分好,先紧着儿子和孙子,妇人能多吃口菜,尝到点肉味,就很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妇人当然也馋肉,但为了自己的女儿,还是摇头拒绝了。

只是,今天浆洗衣物挣的十文钱里,少了三文,回去后要怎么和婆婆交代呢?

婆婆那么不讲理的人,又一向不喜欢他们母女俩,说不定会趁机生事。

到时候,自己一定要护着女儿。

这个妇人,就是当初执意要嫁给方杜若的萧婷玉。

如果元青刚才看到萧婷玉,估计都不敢和萧婷玉相认。

这才几年啊,原本千娇百媚的侯府四小姐,就被方家人磋磨成了这副面黄肌瘦的模样。

要是问萧婷玉后不后悔,萧婷玉早就后悔了,只是,后悔也没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萧婷玉纵然后悔莫及,也只能在余生中,独自品尝这个恶果。

婆婆不好相与,丈夫靠不住,家里还有一个先一步生下了儿子的平妻和自己各种不对付,如果不是女儿还算听话,萧婷玉都感觉自己这日子没什么好活的了。

现在,萧婷玉早就对方杜若没了感情,唯一的执念,就是好好把女儿养大。

“娘,肉包子可真好吃啊,要是爹能早点考中状元就好了。”

状元这么风光,要是爹能考中状元,家里肯定能天天都有肉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