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首先,为了节省体力,士兵通常不穿戴盔甲,盔甲由马匹后勤部队运输。

行军时最忌讳遭遇没有穿盔甲的军队碰上整装待发的敌人,否则很可能会遭受单方面的屠杀。

因此,古代军队常常在天未亮就出发,一走就是一整天,中午不休息的那种!

行至三十里左右,就安营扎寨,必须在天黑前构筑好防御工事,以防止敌军偷袭。

同时需要埋锅造饭,后勤压力也大啊!

田浩好奇地问:“那要是遇到了城池,是不是可以进去休息一下?放松放松?比如说烧点热水泡个脚什么的?”

毕竟这个行军很累呀!

“傻孩子,行军途中,遇到城池,没有圣旨,不可入城,不可骚扰百姓。”大舅父都笑了:“这是规矩。”

“啊?”田浩不好意思的低头吃饭,他都不知道呢!

大舅父可能觉得这样的田浩很可爱,就又跟他说了一些行军的规矩,除了逢林莫入外,在行军时,将领会安排一定数量的骑兵斥候四处打探敌情,保护行军大部队,以免遭遇伏击。

古语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中运输粮食的部队往往受到重点保护,因此长行军的速度往往由这些搬运部队决定。

行驶速度最慢的后勤补给部队也会影响整个军队的行军速度,所以一般部队一天三四十里的行军速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自己的地盘上,也要如此啊?”田浩瞪大了眼睛。

“当然了,因为除了普通的老百姓,还有山盗劫匪,绿林马贼。”二舅父道:“每年都有剿灭的战功报上来,可是总也清剿不干净。”

田浩听的郁闷,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前世,军队轻易不动一下,动一下就是雷霆万钧!

而且谁敢在他们行军的时候,站在那里拦路?别说拦路了,靠边儿都不行,都是都得远远地,生怕妨碍到他们好么。

平时又都是军民鱼水情,一家亲那种。

号称“人民的子弟兵”的军人们,是最可爱的人。

但是古代好像不是这样的,哪怕治军再严谨……。

“吃饭,想什么呢?这事儿不该你操心。”三舅父给田浩也夹了一筷子的菜:“你大舅父出征了,还有你二舅父三舅父在呢,轮不到你在这里担忧。”

“哦哦,就是好奇,好奇嘛!”田浩赶紧奉上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乖巧吃饭。

并且在饭后跟他大舅父,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嘴:“我让鞭炮坊那边制作了一些小玩意儿,到时候请大舅父带去给表哥表弟们。”

“行军打仗呢,辎重都不够带的,谁有闲情逸致给你带那些玩意儿?”大舅父这还没开始出征,就已经开始拒绝自家小外甥的夹带私货行为了。

“那我找人跟在大军后头,总行了吧?”田浩退了一步:“反正是一些烟花爆竹的,带去了等大捷的时候,放一放,添一添喜气。”

假的大舅父直翻白眼儿好么!

但是听的二舅父直拍巴掌:“好好好,你大舅父这还没出征呢,你连大捷的鞭炮都弄好了,有出息啊这孩子。”

三舅父也摇头笑叹:“还是个急性子。”

“到底行不行嘛!”田浩眼珠子转悠的飞快,古灵精怪的很:“大舅父!大舅父!大舅父!”

那小声音啊,都快要荡漾出波浪线了。

把他二舅父三舅父逗的笑哈哈,直不起来腰了。

“行了行了,放在我的行李那一堆车里。”大舅父丁超没办法,只好点头:“这孩子,太能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