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清晓说着已经坐了起来,用没被应津亭抓住的那只手去探他的额头。
应津亭没躲,开了口:“没发烧,不是生病。”
云清晓愣了下,但应津亭的额头温度摸起来的确没什么异样,非要说的话好像有点偏凉,但也没到不正常的地步,所以他不确定地放下手:“那你……难道是心理问题?怕黑或是这里有其他会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东西?”
云清晓善解人意地帮忙搜罗了理由,应津亭便从善如流地用了:“不是怕黑,只是……我这人有个很古怪的毛病,你帮我保密,我才能告诉你。”
“行啊。”云清晓想也不想地回答。
应津亭就说:“我夜里睡觉时,不习惯同屋有其他人。”
云清晓怔了怔,心想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应津亭打算让他大半夜抱着被子滚出去吗?
那他绝对马上倒下就睡,这回应津亭抖成筛子他都感觉不到。
应津亭接着说:“质子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南颖是平德皇帝元后的外戚陈家谋反建立的……当年陈家起兵谋反后,平德皇帝觉得自己受了最信任的人背叛,但他逮不到陈家其他人,只敢拿仍在宫里的陈家皇后撒气,陈皇后被废之后,被活活饿死在了冷宫里。”
因为身体不适,绞痛感绵延不绝自心口蔓延往四肢百骸,所以应津亭此时说话比白日里更慢更沉,夜色笼罩下竟有几分讲鬼故事的意思。
“后来陈家将原先大宛陵江以南的数城收入囊中、与南姜瓜分后建立了颖国,到平德二十一年,陵江以北的鹤城都差点失守,当时的靖安侯夫妇、也就是你父母以殉城的代价才保住了鹤城不失,之后大宛这边秦王做主和谈,承认了颖国的建立……”
云清晓听得有点懵,忍不住插话:“这些是前情吧,和你现在发作的病症有什么直接关系吗,你要不……再直接点?”
本来深更半夜就困得慌,应津亭再这么一啰嗦,虽然语调有点鬼故事那意思,但说白了都属于老生常谈,说的都是云清晓早就知道只是平日里不会特意去回顾挂念的旧事,对于现在的云清晓来说和催眠也差不多。
应津亭顿了下,失笑道:“我此时难受,所以的确是有意多说点话分散心神。”
闻言,云清晓眨了眨眼,只好干巴巴地回答:“那好吧,你继续说?”
“我方才说到哪儿了……大宛承认了颖国的建立,也答应了颖国送质子的要求,而颖国那边的新皇室陈家人,原本其实没说要质子,陈家人本是想把陈皇后从大宛接过去,但陈皇后已经死在了大宛皇室冷宫之中,大宛这边自然交不出人——即便陈皇后没死,也不可能把她还给陈家,不然大宛的脸是彻底不想要了。”
“但陈皇后死了,所以给不给人这一点倒犯不上踌躇了。总而言之,当年宛颖相谈到最后,结果是大宛这边恢复陈皇后的位份、以一国之后之礼大办丧事,同时大宛这边送一个质子去南颖,算是去给嫡母陈皇后守孝……”应津亭不紧不慢地说着。
云清晓想了想,发表看法:“其实……虽然秦王这个摄政王在大宛很厉害的样子,但从陈家能有机会建立颖国,还让大宛颜面如此扫地的事情来看,他好像……也没那么无所不能?”
应津亭轻笑了声:“无所不能?没有谁能无所不能。就事论事来说,其实秦王一个南院出身的遗孤,能走到让永安皇帝把当年三岁的平德皇帝交给他摄政临朝,后来也能坐稳摄政王的位子,平德皇帝和外戚陈家谋划拉他下马都没成功……”
“陈家是和开国太|祖一起打过天下的,手握兵权、比你们靖安侯府的存在还久,当年又早和南姜势力有所勾兑,当时秦王能定住局势、保住大宛陵江以北国土,其实也并不无能。”
应津亭这会儿说的这些,其中就有云清晓没听说过的了,于是他来了点精神:“我听说过秦王乞儿出身,但南院?是……南风馆那个意思吗?”
应津亭微微颔首。
云清晓瞪大了眼睛,心想这起点,秦王能走到如今确实挺厉害的。
“有心留意的话,这倒也算不上多大秘闻,秦王自己似是没想过遮掩,只是碍于他位高权重,旁人不敢谈论,如今朝中年纪大点的老臣多半还记得早年秦王与永安皇帝之间那点风花雪月的传闻。”应津亭说完啧了声。
云清晓闻言一寻思,又说:“那秦王摄政这么多年,平德皇帝三岁就被他管着了,后来平德皇帝和陈皇后的婚事应该也是至少他同意了才能成吧?陈家那么明晃晃的外戚权重,秦王居然也能同意……就算他以前没接触过那什么……帝王之术?但平德皇帝立后的时候,秦王应该也摄政不少年了吧……”
闻言,应津亭有点惊讶地看着云清晓。
云清晓:“怎么了?”
应津亭轻轻摇头:“没想到你现在半困不醒的,还能想到这个关键问题。”
云清晓啧了声:“你不懂好奇心的重要性。”
应津亭笑了下,回答了云清晓的好奇心:“秦王当年不仅是同意,其实陈家这位皇后就是他做主给平德皇帝选的,因此据说当年不少人都怀疑陈家已经投靠了秦王,不然秦王怎么那么放心?”
“但后来平德皇帝和陈家联手掀起内乱,继而陈家拥兵自重谋反,就没人这么觉得了。相反,有传闻称其实秦王当年没想当那么多年的摄政王,他也有意在平德皇帝扶得上墙后还政于他,为此才给他择了一门有力但在轻武国策下也能被强束的外戚……反正平德皇帝是信了这个说法,在陈家谋反后,他就彻底不争了,忙着荒淫无度,大概也在等着秦王善心大发或是死在他前头,他好当两天实权皇帝,不过都没等到。”
云清晓吃着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而他是真的只“若有所思”,其实啥都没思。
应津亭不疾不徐地接着说回在提及秦王出身之前,他在和云清晓说的那部分话题,没像云清晓这么思路顺水流、自在地不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