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前去豫州,赵琮年岁太小,也是一件危险的事,从前,从未有三岁御驾亲征的皇帝。
“朕去,”赵琮小脸认真道,又加上一句,“师父,我要去。”
他虽人小,却也知大梁的危机,豫州苦守,所有的一切都被昭国知晓。
刘公公一事,更是让他知晓,若是他留在皇宫也有可能九死一生,而随师父前去豫州,才能活下来,也能鼓舞士气,一举两得。
.
得到赵琮的回答后,李乐只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去安排此事,临走前,他将刘公公是昭国暗桩一事告知给公孙丞相,还有赵琮要御驾亲征的事情。
刘公公是昭国暗桩一事震惊朝堂,所有人面露惊恐,就连两位丞相都没忍住。
这事情太大了。
刘公公可是服侍先帝的老人,他们上报的奏折,还有一些暗地里的事,都要经过刘公公的手,而这样的人物,居然是大昭的暗桩,这可是细思极恐。
他们大梁的布兵,还有国库存粮,还有军事武器等等都被大昭知晓得一清二楚。
从前刘公公未曾暴露出来,而这次对方既然服毒自杀,定是在上次将大梁的一切都传送到昭国。
毕竟,像刘公公这样的人物,想要安然无恙,平日里定是不会同大昭联络,只会在最关键的时候,用自己唯一的一条命去传递一条消息。
更让众位官员害怕的是,这样的人物是否每一位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都是昭国的暗桩,先帝身死,贴身太监死去也无人关注,只会以为对方是殉主。
公孙沽沉下脸,其余人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刘公公的事正发生在他们眼前,刘公公知晓的,比那些人知道的还要重要,火药粮食等等,这原本是大梁的底蕴,现下却又成了昭国的东西,甚至,昭国还会知晓他们拥有这些东西。
这事来得太突然,所有的阴谋诡计已经无用,已经到了他们大梁和大昭决一死战的时候。
成者,千秋万古。
败者,亡国。
寥寥数语记在史书上,甚至是抹杀掉他们的存在,后世也不知晓他们的存在。
公孙沽看向夏丞相道:“夏兄,陛下不在的时日,你我可要坐镇后方,绝不能让人有生乱的机会。”
夏丞相脸色也不好,听到公孙沽的话,还是点点头。
这次,他们可不能像以往一般,继续针锋相对下去,陛下离京,四王尚在,若三皇子想要趁机夺取皇位,那他们也只能将其诛杀了。
夏丞相的想法,公孙沽尚不知晓,他现在可忧愁不已,赵琮可是他曾外孙,又是皇帝,现在还只有三岁,年纪轻轻就要上战场御驾亲征,知晓他只需要坐镇后方,但那么小的孩子,路上又颠簸不已,万一有个好歹,该如何办?
万一,三皇子趁机夺位又该怎么办?
还不等几人忧愁此事,凉州又来报。
第17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们刚商定豫州的事后脚凉州的事情又来了。
这次的情况还和豫州的情况相同。
雪国也派人前来攻打凉州城。
这一下子让众人犯了难。
.
此时,李乐只尚未离开,他得知雪国攻打凉州城,便知两国的打算。
凭他一人可不能身兼两地,就看他们如何安排。
两国似是看清他们,又似乎格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