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因雨声不小,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唯恐惊扰到旁的人,而他的声音虽弱,但幸好站在他前面的人是侧身而站,又听到他的话,回过头同他对上。

侧身而站的人眉头紧锁成川字,眉间深深忧愁,听到这番话,他长叹一口气,带着几分无奈道:“是限了斤两,但买的人多,前几日还是每人限购二十斤,这才过去半个月,就已经每人限购五斤,可想而知,不趁着现在多买一点,再过半个月,这城里除了那些富贵人家,哪里还有米。”

汉子这才明白,为何有这么多人排长龙,他又问:“每人五斤,岂不是让全家人都来购买,现下又下着这般大的雨,再淋上半个时辰……”

他没有说下去,但对方也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淋上半个时辰的雨,人一发热,就难救活了。

.

米商看着外面排着的长龙,看着他们站在雨中没有任何要离开的意思,不禁担忧以后,从先前限购二十斤到现在限购五斤,虽说上头的大人是好意,但这也导致没有囤米的人也出来囤米,囤过的依旧来购买,比起先前限购二十斤时,现下已经拖家带口,只为了多买一点米,以备不时之需。

米商也明白,即使现在改回限购二十斤,依旧无法制止拖家带口来购买,只会让米仓里的米大量消耗殆尽。

雨不停,人的不安感是无法消失的,只能盼望着,这雨能够早日停止。

而这一切,都被姜汝铭身边的随从看在眼里,看到购米的人只多不减后,忧愁不已。

随后又探查几家,发现城内的卖米的店铺都是这样的景象后,随从不敢有任何耽搁,将这件事汇报上去。

姜汝铭知晓这件事后,紧皱的眉头就未舒展开,他的面前还放有修建河道后整个宜州城的地图,一切的问题在那条河道面前都不值一提,但城中百姓购米的景象,也是他难以解决的。

过于棘手了。

现下大雨不停,宜州城前往各县的道路已经有两县被封,无法抵达两县,宜州城虽有最大的粮仓,但也不能全接济宜州城一地,至于别处,远水救不了近火。

难办呐。

姜汝铭估摸着宜州城内的米仓限购斤两,还能撑上很长一段时间,可随之而来的,那些淋雨购米的百姓可未必能撑下去,城内的药材也未必管够。

这还是宜州城一地,其他各县,药材更是紧缺。

姜汝铭这般往下去想后,都没办法忽视城内的景象,立马写上一份奏折,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京中,随后又约了米商和药材商,同他们商定城中的事宜。

.

远在京城中的李乐只听到宜州城的事后,还听到赵宣主动请缨准备前往宜州城。

一连串的事,让李乐只也怔愣了几秒。

宜州城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危险,再加上赵宣,他要是没有算错,宜州城可是赵宣的命劫,搞不好他还会死在这命劫中。

李乐只也不知道赵宣的命劫能不能更改,或许,他应该也要做点什么。

只是他一个算命的,能办啥事,开坛请神停雨?

这有点超过他能力范畴了。

罢了,算命就算命,至少在危险来临之前,他能够及时提醒宜州城的人。

因此,在赵宣要前往宜州城之前,李乐只单独找到了赵宣,同他说起此事。

赵宣面色复杂,得知李道长也要前去,莫名的压力笼罩在他心头,他可是知晓此时宜州是何等凶险,若河道溃堤,大水冲下,莫说是他,就是老天爷来了,都未必能护住李道长的性命。

若因此让李道长丢了性命,对大梁而言,可是不小的损失。

赵宣想要劝阻一二。

李乐只道:“殿下不必多言,此次前去,是命中注定的事。”

赵宣:“……”

赵宣哑口无言,李道长连命中注定的事都拿出来说了,定是明白宜州城会发生何事,或许宜州城能不能度过这场危难,全系道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