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只道:“不管我们是何人,苏评事还是管好自己,苏评事利用职务之便,贪了不少,这次,苏老板是否还承诺分一成给你。”
苏评事脸色铁青,“你可知污蔑朝廷命官之罪,廷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心里因李乐只此话动荡不安,这道人怎么会算到的?不对,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居然看出他受贿不少,果真如石评事所言,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小。
不好对付。
要想个法子,将这道士收押大理寺。
“不知,我说的是事实,”李乐只神情冰冷,他继续算这位苏评事的事。
想看看这人身上,有多少是他没有挖到的宝藏。
恰好此时,高明礼也拿着文册进来了,他一路小跑过来,手里紧紧抱着文册,看到公堂上紧张的气氛,步伐慢了下来,小声道:“师父,文册我拿来了。”
而在高明礼身后,衙门外边,正有一人急匆匆冲进来:“搞错了,搞错了。”
第56章
来人气喘吁吁闯进来。
看着公堂上对峙的几人,还有身着大理寺官服的苏评事,稍微怔愣了会。
立马朝坐在上面的县令拱手一礼道:“在下乃崇玄署主簿,这次是因为李道长的事前来。”
大兴县县令派人来查档册,他还以为是抓到了假冒的骗子,故而想要查一查。
可如今一瞧,似是有大事发生。
怎么还惊动了大理寺?可别是因为李道长的事情。
崇玄署主簿吓得心惊胆跳。
“可是有什么不对?”县令未忘记这位主簿进来时大喊搞错了。
难道是衙役前去查时,崇玄署那边弄错了,才没将李道长记录在册?
现下是查明了一切,这才过来阻止。
对此,县令很是无奈。若非他小心谨慎,再三询问,也不想同李道士生了嫌隙,今日,他免不了因崇玄署此举得罪一位道士,还是能掐会算的道士。
崇玄署主簿也知他们办事不地道,没有多辩解什么,而是朝县令尴尬一笑后,拱手致歉。
随后转身向李乐只的方向走过去,没有任何要顾及大理寺评事的意思。
崇玄署主簿走到李乐只的面前,拱手一礼后才道:“此事是我崇玄署过错,才让道长受此劫难,还请道长莫要怪罪。”
旋即解释道:“衙役来查后,录事才将扬州崇玄署送来的文书交到我的手中,那时尚未登记在册,才闹出这等子事。”
崇玄署主簿说完,完全不敢抬头看李乐只的神情,任谁碰上这种事,还闹到这种地步,受了冤枉,心底总归是不舒服的。
崇玄署正是知晓,虽感到歉意,但事实已经发生,他说再多已是无用。
事情就是如此巧合,衙役来查时,他这边尚未登记档册,等衙役走后,录事才缓缓拿着文书过来。
这也是他没办法料到的事。
涉及道士的事,规章制度太多,一来一回能耽误不少时间,即使地方报备了,等到他手里的时候,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谁能想到,衙役前脚刚走,他后脚接过文书,一打开便见到妙道观李乐只几个大字时的无奈。
惊得他瞬间站起。
看着外头空无一人,衙役早已走远,他安排好事务并同他的上司崇玄丞说道一声,便急匆匆赶来,阻止这一场灾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