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吴传之这才回过神来,笑了笑,道:“娘娘对传之有些误会,解释清楚了也就好了。何况娘娘为君、传之为臣,臣子哪里能跟君主有矛盾呢?三公子真是说笑了。”

舒太妃也道:“本宫见碧云轩重启轩门,一时愤怒才闯进殿中,后听说这是国公命令,倒是本宫唐突了。”

承平劝道:“陛下已去世五年之久,其在天有灵定不忍看太妃困于旧事之中,还请太妃宽心!”

舒太妃摇摇头,转而道:“先皇大祭就在眼前,本宫本无颜再见先皇英灵,但许多事情必须得向先皇交代,也只得强撑残柳之躯腆颜祭奠,本还怕手忙脚乱怠慢各州,如今三公子回来帮忙,本宫倒放心了。”

承平答:“小臣只是回来复命,还未见过国公,祭奠之事国公已交于太妃和二哥,哪里用得着小臣插手。娘娘有什么事尽可找二哥承泰商议。”

舒太妃瞧瞧松了口气,道:“好,本宫这就前去同荣太妃商量一二,然后再召二公子商讨。本宫先行一步,就不打扰三公子和吴公子了。”

“我也要先去见过国公。”承平向传之笑了笑,“裘大哥和无异也都到了,改日一起喝酒!”

“一定、一定!”送走二人,吴传之将轩内物品全部打包带离皇宫,小厮问:“公子,咱们可要回府?”

吴传之道:“先回府,再找辆小车,我要去见黄安文!”

第244章 任性

华阳殿内只有黛君和舒妃两人,黛君坐在主位,面容却惶然无措:“这样、这样真的可以么?连我的爹爹、殿下的亲外公都靠不住,吴家女儿死在我三个手上、陛下也为他们所害,吴家和黄家真的会帮咱们么?”

舒妃目光坚定:“他们自然不是真心,陛下的大仇我也不会忘,可国公已有叛国之心、咱们眼下唯有同江胶合作才能暂时保住李氏江山!他们当然是利用我们、我们就算同他们合作也未必能赢李家、更未必能笑到最后,可若不跟他们合作不冒这个险,那李唐王朝就此覆灭、大殿下再无复起之机,娘娘你往后只能以嫠妇之身仰人鼻息任人摆布,娘娘你甘心么!”

黛君当然不甘心!她本是先皇宫妃、她的儿子是先皇唯一的子嗣、她理所应当成为太皇太后,可如今她却只能寄人篱下,被赵熹欺负不说还要被秀荷那个蠢货压上一头,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为了懦弱无能的二哥能在李承平手下好过一些而委屈自己!她终于明白,自出嫁那日她的命运便和皇帝、李唐皇室拴在了一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曾经的娘家已不再是庇护自己的港湾!

黛君忽然笑了起来:“当初求爹爹清明大祭我便已做了决定,现在再问只是心中不安罢了,其实毫无益处。那么计划定下了么?咱们怎么出京?”

“吴传之已经答应,之后他会去找黄安文,怎么出京就看他们怎么安排。他们在京中呆了十年,陛下也还留有余威,咱们逃出京都并不困难,只有一事……”舒太妃问黛君,“大殿下那边,您打算怎么办?”

黛君不安地整了下袖口:“睿儿不过是个孩子,到时候直接将他带走不就好了,他难道还会忤逆我不成!”

舒太妃并不赞同:“大殿下已经十二岁了,又常年在陶大人身边学习,早已晓事,等出了京都、之后许多事都要他自己来背负,咱们不能再将他当做小孩子!李承平已回京、赵熹不知会不会赶回来,咱们想出京困难重重、不能出一点纰漏,大殿下若一无所知就没法配合行动,万一出了岔子那就前功尽弃了!这事一定要让大殿下知道、让他了解咱们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