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燕无异不觉其中心酸,只是感叹:“赵小君当真奇才也,你们离开前我一定要与他过上几招!”

兰英不懂这些好战之人心性,暗暗向燕无异扔了个白眼。

承平听着众人夸赞赞叹,觉得与有荣焉:“熹儿常言求仁得仁,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他如今所有正是他孜孜以求,只愿能柴燃火、风举浪,叫他更上一层!”

燕无异笑道:“再上就要到九重天了!”

承平笑:“那我就再托高空、任他翱翔。”承平又看了会,向燕无异道:“叫他们比,咱们回去吧!总归是驿馆,吵吵闹闹也不好。”

燕无异立刻明白,同承平带平州诸人离开,并叫来驿馆官吏,叫他们驱散闲人,不一会,院子里又只剩交战二人。

赵熹用千年寒铁找了上好匠人将游云重新淬炼,身长重量都有增加,小白龙脱胎换骨长成定海巨兽,威力远胜从前。这些年赵熹远驱草原大漠,与胡蒙几度交锋,数次生死一线、跨过之后武力修为便更进一重,相反秦尉宁一直被憋在家里郁郁不得志、身体大不如前,若非秦尉宁天赋过人底子尚在加上赵熹手下留情,他早已倒于赵熹枪下。

两人过了数百招,秦尉宁已然力竭,不由倒退两步、靠在树上喘起粗气,赵熹用枪尾甩在他腰上、将他打得一趔趄,刀都拿不稳掉在了地上。赵熹收回游云,笑道:“秦冬瓜,你输了!”

秦尉宁意外地没有颜面扫地羞于见人之感,反而觉得胸中积郁一扫而空、畅快无比,他索性躺在地上,看着霞云红日大笑起来。赵熹走到他身边,戳了游云过去,秦尉宁抓着游云站起身,看着赵熹深感憾然:“当初北征归朝、皇帝要封承平、无异和我三人,承平断然拒绝。若当初他能同意,今日我们也就不必为敌了。”

赵熹笑道:“可惜承平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与青州的这一仗也无法避免。不过你想要做我们朋友,现在也不晚。”

秦尉宁嗤笑:“你当我秦尉宁是什么人,岂会悖父卖乡!”

“可你的父亲也没将你当做儿子,不然又怎会把你锁在安乐无所事事?分明有能力却要眼睁睁看着大厦倾塌、自己也要被埋在断壁残垣之下,你难道甘心?”

秦尉宁摇摇头:“你这么说也不过挑拨离间、想让我们兄弟阋墙罢了,何况我州虽一时失利、丢的也不过是代州的地,胜负还早呢!”

赵熹被戳穿也不脸红,只道:“虽说青州故地仍在,可为了高原你们费了多少粮死了多少兵?何况高原一失,你们囤在平关的十万大军和百万军需尽数充入平州,你们是损失惨重啊,更不必提损耗在高原的数位猛将了!代州旧臣起义举事本是为代州求公道,但听闻青州境内也有不忿百姓闻声而动,青州是内外交困啊!想来秦国公也预感危险,这才向胶州、燕州求援,可惜,他们这两州都是缩头王八、决不会为你们冒半点风险,秦国公的算计全都付诸东流了!”

秦尉宁冷下脸,并不说话。

赵熹并未咄咄逼人,反而道:“当初在京都你同陶希仁说要带我出京,虽然若是跟你走你还是会将我扣在青州威胁承平,但其中总算还有两分真心,我也将你当半个朋友。我同你说这么一席话是为了让你投靠,但不仅仅为了平州,更是为了当初的那点情谊。你母亲位卑,我却是个双元,我跟着承平尚能出头,何况是你!青州已摇摇欲坠,他们对你又无甚恩德,良禽择木而栖,不如投了我们,平天下开盛世,山河写书青史留名,岂不快哉!”

秦尉宁怅然道:“志同道合者携手共进,生死胜败抛诸脑后,人生快意莫过于此!可惜我为青州人,你们是平州人,打一出生我们注定是敌人。我秦尉宁虽不是什么君子却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家族,更不会跟自己的父亲为敌,你还是省些口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