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哪个不想能陪伴家人尽享天伦?赵熹可以与承平约法三章,但面对孩子们总是愧疚。怀章安慰道:“你虽没法陪伴他们却给了他们无上的荣耀和骄傲,他们会理解的。何况他们都还小,你陪他们的机会还很多。不过说起这个,孩子的教导你和三公子还得上些心,别的倒不怕、就怕他们被坏人接近、误入歧途。”
赵熹笑:“这倒无妨,我把他们都塞给陶希仁了,陶希仁虽古板些,人品学问都是顶好的,孩子们跟着他至少能做个好人。”
“可听说陶大人也很忙啊,连大殿下的课都有些顾不上了!”
赵熹想了想:“你说得也是,以后摊子越来越大他只会越来越忙,怕没什么精力照顾淳儿……回头我同承平商量商量,陶希仁挂个名、再找个老师来教。”
怀章本想劝赵熹多陪陪孩子们,但见他如此也没多说,只同他又说了会儿话。这些到底是小事,赵熹也非囿于家里之人,同赵招胜谈过、又向怀章倾吐一番,便就过去了。
如今最急最重的事就是备战,先攻安昌再克高原,这两场皆是硬仗、准备万全方可免后顾之忧,这就不得不禀报国公得到他首肯,另还有金荣和杨蓝月的事,也要国公支持。这事本来承平去更为妥当,但思量再三,承平还是将这事托给了赵熹。
听了赵招胜的话承平还是多想了些,虽说步步思量应无差错,毕竟关乎胡汉,真有万一除了让承泰背锅之外还是要想办法将赵熹摘出事去保他声誉无损,叫他不参与此战是最好的办法。
这话自然不能说与赵熹,承平只道高岩位高性傲,除了自己有三公子之尊、其余人都压不住他,何况赵熹前去京都还能与国公亲近关系--想要名正言顺挂帅出征,少不了他支持。
赵熹自然同意。
赵熹先陪赵夫人回到平阳,顺道把秦英也带到平阳关着,又去见了承盛,将这些天发生的事告诉了他,算与他通个气。承盛只知道承泰被俘又被救,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事,不禁心有惶惶:“这、这样行么?父亲能同意么?这么大的事你们怎的不先同州府商量就自作主张呢!”
赵熹解释:“遇到金荣是意外,我们也不过顺势而为,哪里有时间回来商量!机不可失啊!”
“可联通胡蒙这么大的事,我们怎么做得了主呢!要不明日叫常大人他们来商议商议……”
赵熹心想幸好当初没嫁给老大,不然急都急死了:“事情有利州府朝廷,有什么做不了主,哪里还需要问别人!何况我这不是要去禀报国公么!”
“有此大事父亲一向都要同诸臣商议的,如今他在京都身边可信之人不多,咱们这边先商量过、写了折子呈上去,也好叫父亲定夺。”
赵熹有些不耐烦:“说是禀报但事情已成定局,我前去告知国公、劝他支持,哪里需要他定夺?这事算是机密,事成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还要弄得人尽皆知不成么!大公子主持州府政事多年,也太谨慎了吧!”
承盛倒也没生气,只是幽幽叹了口气:“小君倒是果决,和三弟开疆扩土功劳不小,我这做大哥的也只能守在家里替你们看看家业了。”
赵熹道:“守家也不易,正是有大哥我们在前面才放心。不过这件事你得听我的。”